炳怎么讀 炳的意思

漢字 | 炳 |
---|---|
讀音 |
|
注音 | ㄅㄧㄥˇ |
部首 | [火] 火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9 部外:5 |
異體字 | 丙 昞 昺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0B3 |
其它編碼 | 五筆:ogmw 倉頡:fmob 鄭碼:uolo 四角:91827 |
筆順編碼 | 433412534 |
筆順筆畫 | 丶ノノ丶一丨フノ丶 |
筆順名稱 | 點 撇 撇 點 橫 豎 橫折鉤 撇 點 |
炳字的意思
1.光明;顯著:彪炳。炳蔚(文采鮮明華美)。
2.姓。
炳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炳
bǐng ㄅㄧㄥˇ
光明,顯著:彪炳。炳蔚。炳映。炳煥。炳耀。點,燃:炳燭。英語 bright, luminous; glorious
法語 brillant,splendide,éclatant,lumineux,illustre,remarquable,splendeur
炳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炳 bǐng
〈形〉
(1) (形聲。從火,丙聲。本義:光明,明亮)
(2) 同本義 [bright]
炳,明也。——《說文》
其文炳也。——《易·革》
炳炳,明也。——《廣雅》
大漢之文章炳然與三代同風 。—— 班固《兩都賦》
(3) 又如:炳著(光明顯著);炳煥(光明顯耀);炳映(光芒照耀);炳然(光明、明白的樣子);炳耀(光耀明亮)
(4) 顯著;明顯;昭著 [mark able;shining]。如:炳明(明顯、顯著);炳炳顯顯(明顯的樣子);炳赫(明顯突出)
詞性變化
◎ 炳 bǐng
〈動〉
(1) 點燃 [light]
古人思炳燭夜游。——《與吳質書》
炳燭之明,熟與昧行乎。——劉向《說苑》
(2) 又如:炳燭(點燃燭火以照明)
(3) 顯示,顯現 [show]。如:炳耀
(4) 照耀 [shine]。如:炳映(照射)
炳字的辭典解釋
顯著、光明。如:「功業彪炳」。《易經·革卦·象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文選·班固·寶鼎詩》:「寶鼎見兮色紛缊,煥其炳兮被龍文。」
副明白。《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傳》:「決斷狐疑,分別猶豫,使是非炳然可知。」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三乘佛家滯義,支道林分判,使三乘炳然。」
動持拿、執握。《文選·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古人思炳燭夜游,良有以也。」《文選·謝惠連·雪賦》:「燎薰??兮炳明燭,酌桂酒兮揚清曲。」通「秉」。
康熙字典解釋
炳【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兵永切《集韻》《韻會》《正韻》補永切,??音丙。《說文》明也。《玉篇》明著也。《易·革卦》大人虎變,其文炳也。
又《集韻》百猛切,音浜。義同。
又陂病切,音柄。火明也。
又葉彼兩切。《揚子·太??經》彪如在上,天文炳也。鴻文無範,恣意往也。《郭璞·山海經畢方贊》畢方赤文,離精是炳,旱則高翔,鼓翼陽景。景,于兩切。《玉篇》亦作昺。《集韻》或作昞。範字原作艸下??。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炳【卷十】【火部】
明也。從火丙聲。兵永切
說文解字注
(炳)朙也。易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從火。丙聲。兵永切。古音在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