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書的讀音 焚書的意思
焚書 (中國明朝李贄著文集)《焚書》,哲學、文學性著作,明朝晚期思想家李贄著。李贄于萬歷十八年(1590年)64歲高齡時著成此書。《焚書》又稱《李氏焚書》,6卷。他死后由門人汪本軻編輯成集、刻于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的《續焚書》,5卷。兩書收錄了這位著名思想家、文學家生前所寫的書信、雜著、史評、詩文、讀史短文等,表明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哲學思想,是我們研究李贄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 焚書 (漢語詞語)焚書,是指銷毀被認為在政治上或對社會有害或具有顛覆性的著作或圖片,或由有這種思想或行動的人所著的作品。如:秦始皇焚書。
- 焚
- 書
“焚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én shū]
- 漢字注音:
- ㄈㄣˊ ㄕㄨ
- 簡繁字形:
- 焚書
- 是否常用:
- 是
“焚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焚書 fénshū
[book burning]銷毀被認為在政治上或對社會有害或具有顛覆性的著作或圖片,或由有這種思想或行動的人所著的作品
辭典解釋
焚書 fén shū ㄈㄣˊ ㄕㄨ 燒毀書籍。
《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傳.伏生傳》:「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
網絡解釋
焚書 (中國明朝李贄著文集)
《焚書》,哲學、文學性著作,明朝晚期思想家李贄著。李贄于萬歷十八年(1590年)64歲高齡時著成此書。《焚書》又稱《李氏焚書》,6卷。他死后由門人汪本軻編輯成集、刻于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的《續焚書》,5卷。兩書收錄了這位著名思想家、文學家生前所寫的書信、雜著、史評、詩文、讀史短文等,表明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哲學思想,是我們研究李贄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
焚書 (漢語詞語)
焚書,是指銷毀被認為在政治上或對社會有害或具有顛覆性的著作或圖片,或由有這種思想或行動的人所著的作品。如:秦始皇焚書。
“焚書”的單字解釋
【焚】:燒:焚香。玩火自焚。憂心如焚。
【書】:1.寫字;記錄;書寫:書法。大書特書。振筆直書。2.字體:楷書。隸書。3.裝訂成冊的著作:一本書。一部書。一套書。叢書。新書。古書。書店。4.書信:家書。書札。5.文件:證書。保證書。說明書。挑戰書。白皮書。6.姓。
“焚書”的相關成語
“焚書”的相關詞語
“焚書”造句
杜塞天下之口,聾盲一世之人,與秦焚書坑儒何異?
歷史已經對秦始皇焚書坑儒作出了公正的評論。
秦始皇焚書坑儒,造成斯文掃地,可說是文化史上空前的浩劫。
對秦始皇焚書坑儒這件事的評價,我國學術界歷來褒貶不一。
秦始皇,古代中國的統一者,焚書坑儒。
這說明,“焚書令”所依托的是一個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都同樣發達的意識形態秩序。
以其口相傳授,故經焚書而獨存也。
別和焚書者一起去。你難道不認為你是在通過抹殺思想存在的證據來抹殺思想嗎?
親愛的朋友,你支持這種焚書行為嗎?
焚書冷憶當年夢,賭酒重思二月香。李暮寒
* 焚書的讀音是:fén shū,焚書的意思:焚書 (中國明朝李贄著文集)《焚書》,哲學、文學性著作,明朝晚期思想家李贄著。李贄于萬歷十八年(1590年)64歲高齡時著成此書。《焚書》又稱《李氏焚書》,6卷。他死后由門人汪本軻編輯成集、刻于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的《續焚書》,5卷。兩書收錄了這位著名思想家、文學家生前所寫的書信、雜著、史評、詩文、讀史短文等,表明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哲學思想,是我們研究李贄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 焚書 (漢語詞語)焚書,是指銷毀被認為在政治上或對社會有害或具有顛覆性的著作或圖片,或由有這種思想或行動的人所著的作品。如:秦始皇焚書。
基本解釋
焚書 fénshū
[book burning]銷毀被認為在政治上或對社會有害或具有顛覆性的著作或圖片,或由有這種思想或行動的人所著的作品
辭典解釋
焚書 fén shū ㄈㄣˊ ㄕㄨ燒毀書籍。
《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傳.伏生傳》:「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
焚書 (中國明朝李贄著文集)
《焚書》,哲學、文學性著作,明朝晚期思想家李贄著。李贄于萬歷十八年(1590年)64歲高齡時著成此書。《焚書》又稱《李氏焚書》,6卷。他死后由門人汪本軻編輯成集、刻于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的《續焚書》,5卷。兩書收錄了這位著名思想家、文學家生前所寫的書信、雜著、史評、詩文、讀史短文等,表明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哲學思想,是我們研究李贄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焚書 (漢語詞語)
焚書,是指銷毀被認為在政治上或對社會有害或具有顛覆性的著作或圖片,或由有這種思想或行動的人所著的作品。如:秦始皇焚書。
【焚】:燒:焚香。玩火自焚。憂心如焚。
【書】:1.寫字;記錄;書寫:書法。大書特書。振筆直書。2.字體:楷書。隸書。3.裝訂成冊的著作:一本書。一部書。一套書。叢書。新書。古書。書店。4.書信:家書。書札。5.文件:證書。保證書。說明書。挑戰書。白皮書。6.姓。
杜塞天下之口,聾盲一世之人,與秦焚書坑儒何異?
歷史已經對秦始皇焚書坑儒作出了公正的評論。
秦始皇焚書坑儒,造成斯文掃地,可說是文化史上空前的浩劫。
對秦始皇焚書坑儒這件事的評價,我國學術界歷來褒貶不一。
秦始皇,古代中國的統一者,焚書坑儒。
這說明,“焚書令”所依托的是一個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都同樣發達的意識形態秩序。
以其口相傳授,故經焚書而獨存也。
別和焚書者一起去。你難道不認為你是在通過抹殺思想存在的證據來抹殺思想嗎?
親愛的朋友,你支持這種焚書行為嗎?
焚書冷憶當年夢,賭酒重思二月香。李暮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