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字組詞 焚的詞語
焚字的常見組詞有:自焚、焚燒、焚毀、心急如焚、焚香、焚化、焚掠、憂心如焚、玉石俱焚、焚尸、焚書坑儒、玩火自焚、煮鶴焚琴、焚書、蘭艾同焚、焚滅、焚燼、焚山烈澤、焚屍、焚軀、焚爍、焚魚、焚香頂禮、焚棄、焚頂、焚化爐、鳥焚魚爛、焚筆、焚錢烈楮、焚軌,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焚字的意思
fén 燒:焚香。玩火自焚。憂心如焚。
含有焚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自焚 | 自焚 zìfén 自己燒死自己自焚身亡辭典解釋自焚 zì fén ㄗˋ ㄈㄣˊ 引火焚燒自己。比喻自我毀滅。 唐.杜牧〈原十六衛〉:「使外不叛,內不篡,兵不離伍,無自焚之患。」 《三國演義.第二八回》:「云自別使君,不想公孫瓚不聽人言,以致兵敗自焚。」 英語 self-immolation德語 Selbstverbrennung (S, Pol)?, sich selbst verbrennen (V, Pol)?法語 se br?ler vif |
焚燒 | 焚燒 fénshāo 燒毀,燒盡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明· 于謙《石灰吟》辭典解釋焚燒 fén shāo ㄈㄣˊ ㄕㄠ 燃燒。 《后漢書.卷五四.楊震傳》:「關中遭王莽變亂,宮室焚燒,民庶涂炭,百不一在。」 《三國演義.第六回》:「卓臨行,教諸門放火,焚燒居民房屋。」 近義詞燃燒 |
焚毀 | 焚毀 fénhuǐ 燒壞;燒毀辭典解釋焚毀 fén huǐ ㄈㄣˊ ㄏㄨㄟˇ 燒毀。《后漢書.卷七五.袁術傳》:「宮廟焚毀,是以豪桀發憤,沛然俱起。」也作「焚毀」。 |
心急如焚 | 形容極為焦急。 辭典解釋心急如焚 xīn jí rú fén ㄒㄧㄣ ㄐㄧˊ ㄖㄨˊ ㄈㄣˊ 形容心中十分著急,如火燒一般。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七回》:「他查了一查,說道:『要等三四天。』我越發覺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沒法的事。」 法語 br?ler d'impatience, être sur des charbons ardents |
焚香 | 焚香 fénxiāng(1) ∶燒香焚香拜佛(2) ∶點燃香支焚香禱告辭典解釋焚香 fén xiāng ㄈㄣˊ ㄒㄧㄤ 燒香。 《北史.卷三五.王慧龍傳》:「劭集諸州朝集使,洗手焚香,閉目讀之,曲折其聲,有如歌詠。」 《三國演義.第五回》:「紹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 英語 to burn incense法語 faire br?ler de l'encens |
焚化 | 焚化 fénhuà 把尸骨、神像、紙錢等燒掉辭典解釋焚化 fén huà ㄈㄣˊ ㄏㄨㄚˋ 將物體燃燒使它化為灰燼。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當時盛殮已畢,就焚化了。」 《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昨夜我做夢你父親問我要錢使用,我正要念些經,焚化些冥錢與他呢。」 英語 to cremate法語 br?ler, réduire en cendres, incinérer |
焚掠 | 1.焚燒搶掠。 辭典解釋焚掠 fén lüè ㄈㄣˊ ㄌㄩㄝˋ 放火搶劫。《新唐書.卷一四八.康日知傳》:「勛聞徐已拔,氣喪,無顧賴,眾尚二萬,自石山而西,所在焚掠。」《聊齋志異.卷七.阿英》:「既明,始知村中焚掠殆盡。」也作「焚劫」。 |
憂心如焚 | 心里憂愁得像火燒。形容十分焦急。 辭典解釋憂心如焚 yōu xīn rú fén ㄧㄡ ㄒㄧㄣ ㄖㄨˊ ㄈㄣˊ 內心憂慮有如火在焚燒。比喻非常焦慮不安。三國魏.曹植〈釋愁文〉:「予以愁慘,行吟路邊,形容枯悴,憂心如焚。」《三國演義.第八○回》:「憂心如焚,命不久矣。」也作「憂心如惔」。 近義詞內心不安,憂心忡忡反義詞無憂無慮 |
玉石俱焚 | 玉石俱焚 yùshí-jùfén 美玉和石頭一齊燒毀了。比喻好和壞的同歸于盡 辭典解釋玉石俱焚 yù shí jù fén ㄩˋ ㄕˊ ㄐㄩˋ ㄈㄣˊ 美玉和石頭一同被燒毀。語出《書經.?征》:「火炎昆岡,玉石俱焚。」后指不論賢愚、善惡、好壞,同時受害,盡皆毀滅。《三國演義.第一一六回》:「如執迷不降,打破關隘,玉石俱焚!」《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既如此,何不乘機反邪歸正?朝廷必有酬報。不然他日一敗,玉石俱焚。」也作「玉石同焚」、「玉石同燼」、「玉石同沉」、「玉石俱燼」、「玉石俱摧」、「玉石俱碎」。 英語 to burn both jade and common stone, to destroy indiscriminately (idiom)?法語 pièce de jade, bloc de pierre, tout est la proie des flammes, bons et méchants enveloppés tous dans le même malheur |
焚尸 | 焚化尸體。 |
焚書坑儒 | 焚書坑儒 fénshū-kēngrú 指秦始皇焚燒典籍、坑殺儒生之事——亦作“燔書坑儒”辭典解釋焚書坑儒 fén shū kēng rú ㄈㄣˊ ㄕㄨ ㄎㄥ ㄖㄨˊ 秦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上言儒生是古非今,反對批評朝政、法令,因此建議除了秦記、醫藥、卜筮、種樹等書外,一律燒毀,及談論詩書或以古非今者皆誅戮。次年,方士、儒生盧生等為始皇求不到仙藥,之后,盧生、侯生不滿始皇剛愎暴戾而逃亡,始皇大怒,于咸陽坑殺四百六十余名儒生。見《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 |
玩火自焚 | 玩火自焚 wánhuǒ-zìfén 玩弄火者,自身遭焚。比喻作惡多端的人終無好下場 辭典解釋玩火自焚 wán huǒ zì fén ㄨㄢˊ ㄏㄨㄛˇ ㄗˋ ㄈㄣˊ 比喻做壞事的人最后將自食惡果。 語本《左傳.隱公四年》:「夫兵猶火也。弗戢,將自焚也。」 英語 to play with fire and get burnt (idiom)?; fig. to play with evil and suffer the consequences, to get one's fingers burnt德語 Wer mit dem Feuer spielt kommt darin um (S)?法語 (expr. idiom.)? jouer avec le feu et se br?ler, jouer avec le diable et en supporter les conséquences, jouer avec le feu et se br?ler les doigts, jouer avec le feu et se br?ler les ailes |
煮鶴焚琴 | 煮鶴焚琴 zhǔhè-fénqín 把鶴煮了吃,拿琴當柴燒,比喻糟蹋美好事物而大殺風景之事 辭典解釋煮鶴焚琴 zhǔ hè fén qín ㄓㄨˇ ㄏㄜˋ ㄈㄣˊ ㄑㄧㄣˊ 把鶴煮了吃,把琴當柴燒。比喻殺風景的事。《水滸傳.第三八回》:「正是:憐香惜玉無情緒,煮鶴焚琴惹是非。」也作「焚琴煮鶴」、「煮鶴燒琴」。 |
焚書 | 焚書 fénshū 銷毀被認為在政治上或對社會有害或具有顛覆性的著作或圖片,或由有這種思想或行動的人所著的作品辭典解釋焚書 fén shū ㄈㄣˊ ㄕㄨ 燒毀書籍。 《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傳.伏生傳》:「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 |
蘭艾同焚 | 蘭艾同焚 lán ài-tóngfén 蘭∶香草。艾:臭草。比喻美的與丑的一同毀滅蘭艾同焚,賢愚所嘆。——《晉書·孔坦傳》辭典解釋蘭艾同焚 lán ài tóng fén ㄌㄢˊ ㄞˋ ㄊㄨㄥˊ ㄈㄣˊ 比喻玉石俱焚,貴賤賢愚同歸于盡。《晉書.卷七八.孔愉傳》:「蘭艾同焚,賢愚所嘆。」晉.庾闡〈為庾稚恭檄蜀文〉:「檄到,勉思良圖,自求多福,無使蘭艾同焚。」也作「蘭艾同燼」、「蘭艾俱焚」。 近義詞玉石同燼 |
焚滅 | 1.燒盡。 2.毀滅。 |
焚燼 | 燒成灰燼。 |
焚山烈澤 | 以火焚燒山林,烤干沼澤。 |
焚屍 | 焚化尸體。 |
焚軀 | 猶焚身。 |
分類查看組詞
焚字組詞(2個字)
自焚
焚燒
焚毀
焚香
焚化
焚掠
焚尸
焚書
焚滅
焚燼
焚屍
焚軀
焚爍
焚魚
焚棄
焚頂
焚筆
焚軌
焚毀
焚汙
焚硯
焚瘞
焚鑠
焚誦
焚黃
焚舟
焚衝
焚擲
焚銷
焚穀
焚燒
焚蕩
焚煎
焚軼
焚禱
焚盪
焚輪
焚輪
焚煬
焚薦
焚爍
焚屠
焚硏
焚風
焚鑠
焚剽
焚券
焚研
焚溺
焚硯
焚坑
焚薙
焚煬
焚骸
焚灼
焚魚
焚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