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纔知柴米價的讀音 當家纔知柴米價的意思
辭典解釋當家才知柴米價 dāng jiā cái zhī chái mǐ jià (諺語)?主持其事的人,才知道事情的困難。 《西游記.第二八回》:「當年行者在日,老和尚要的就有;今日輪到我的身上,誠所謂『當家才知柴米價,養子方曉父娘恩。』」
- 當
- 家
- 纔
- 知
- 柴
- 米
- 價
“當家纔知柴米價”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āng jiā cái zhī chái mǐ jià]
- 漢字注音:
- ㄉㄤ ㄐㄧㄚ ㄘㄞˊ ㄓ ㄔㄞˊ ㄇㄧˇ ㄐㄧㄚˋ
- 簡繁字形:
- 當家才知柴米價
- 是否常用:
- 否
“當家纔知柴米價”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當家才知柴米價 dāng jiā cái zhī chái mǐ jià ㄉㄤ ㄐㄧㄚ ㄘㄞˊ ㄓ ㄔㄞˊ ㄇㄧˇ ㄐㄧㄚˋ (諺語)?主持其事的人,才知道事情的困難。
《西游記.第二八回》:「當年行者在日,老和尚要的就有;今日輪到我的身上,誠所謂『當家才知柴米價,養子方曉父娘恩。』」
網絡解釋
“當家纔知柴米價”的單字解釋
【當】:[dāng]1.擔任:“當記者”、“當教員”。2.主管、管理:“當家”、“當位”、“當權”、“當政”。3.承受:“不敢當”、“敢做敢當”、“當之無愧”。4.適合、相稱:“門當戶對”、“旗鼓相當”。5.對著、向著:“當面談話”、“當機立斷”、“首當其衝”、“當著眾人把話說清楚!”6.值、正值:“當班”。《孟子?滕文公上》:“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禮記?曲禮上》:“當食不歎。”7.當作、作為:“安步當車”、“寒夜客來茶當酒”。8.判決、判處。《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乃劾魏其矯先帝詔,罪當棄市。”9.彼、那。指在事情發生的時間內:“當年”、“當時”、“當天”。10.應該:“當仁不讓”、“當省則省,當用則用。”《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傳》:“安得亡國之言!此非人臣所當議也!”11.形容撞擊金屬器物的聲音:“當!當!當!遠處傳來教堂的鐘聲。”12.頂端。如瓜蒂稱為“瓜當”,屋簷頂端的蓋瓦頭稱為“瓦當”。[dàng]1.合宜:“恰當”、“適當”、“妥當”、“若有不當之處,請多指教。”《禮記?樂記》:“夫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民有德而五穀昌。”2.同一:“當日”、“當年”。3.用物品向當鋪抵押借錢:“典當”、“質當”。《儒林外史?第三十六回》:“拿幾件衣服當了。”4.視、認為:“你當我是傻子?”、“不該錯將好人當壞人!”5.成績不及格。或以為來源是借用橋牌術語“down”:“這一科我準被當!”6.圈套、詭計:“害人的勾當”。《紅樓夢?第九十二回》:“我一時失腳,上了他的當。”7.抵押在當鋪的物品:“贖當”。[dǎng]1.以為、認為:“我當他是好人。”《文明小史?第二十九回》:“西村裡的事,你足足賺了五十吊,王鐵匠的過手,你當我不知道嗎?”2.匹敵、抵抗。同“擋”:“銳不可當”、“螳臂當車”。《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傳》:“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唐?王維《老將行》:“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3.偏袒。同“黨”。《莊子?天下》:“公而不當,易而無私。”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體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這兒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隊或機關中某個成員工作的處所:我找到營部,剛好營長不在家。4.經營某種行業的人家或具有某種身份的人:農家。漁家。船家。東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種專門學識或從事某種專門活動的人:專家。畫家。政治家。科學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6.學術流派:儒家。法家。百家爭鳴。一家之言。7.指相對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兩家下成和棋。8.謙辭,用于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的或同輩年紀大的親屬:家父。家兄。9.人工飼養或培植的(跟“野”相對):家畜。家禽。家兔。家鴿。家花。10.姓。[jia]1.后綴。2.用在某些名詞后面,表示屬于那一類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學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飾語后,相當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纔】:同“才”。
【知】:[zhī]1.曉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覺(有感覺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溫故知新。知難而進。知情達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學識,學問:知識,求知。無知。4.主管:知縣(舊時的縣長)。知府。知州。知賓(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亦稱“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智慧。
【柴】:1.柴火:木柴。柴草。上山打柴。2.干瘦;不松軟;纖維多,不易嚼爛:這芹菜顯得柴。醬肘子肥而不膩,瘦而不柴。3.質量低或品質、能力差:這支筆剛用就壞,太柴了。他棋下得特柴。4.姓。
【米】:1.谷類或其他植物去了皮或殼的種子。特指稻米:小米。花生米。米飯。2.長度單位。1米等于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時間間隔內所經路徑的長度。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單位之一。
【價】:[jià]1.商品所值的錢數:價錢。價格。漲價。調價。待價而沽。2.商品之間相互比較和交換的基礎:價值。代價。3.化學名詞:“原子價”。[jie]1.〈方〉用在否定副詞後面加強語氣:不價。2.副詞性詞尾:震天價響。
“當家纔知柴米價”的相關詞語
* 當家纔知柴米價的讀音是:dāng jiā cái zhī chái mǐ jià,當家纔知柴米價的意思:辭典解釋當家才知柴米價 dāng jiā cái zhī chái mǐ jià (諺語)?主持其事的人,才知道事情的困難。 《西游記.第二八回》:「當年行者在日,老和尚要的就有;今日輪到我的身上,誠所謂『當家才知柴米價,養子方曉父娘恩。』」
辭典解釋
當家才知柴米價 dāng jiā cái zhī chái mǐ jià ㄉㄤ ㄐㄧㄚ ㄘㄞˊ ㄓ ㄔㄞˊ ㄇㄧˇ ㄐㄧㄚˋ(諺語)?主持其事的人,才知道事情的困難。
《西游記.第二八回》:「當年行者在日,老和尚要的就有;今日輪到我的身上,誠所謂『當家才知柴米價,養子方曉父娘恩。』」
【當】:[dāng]1.擔任:“當記者”、“當教員”。2.主管、管理:“當家”、“當位”、“當權”、“當政”。3.承受:“不敢當”、“敢做敢當”、“當之無愧”。4.適合、相稱:“門當戶對”、“旗鼓相當”。5.對著、向著:“當面談話”、“當機立斷”、“首當其衝”、“當著眾人把話說清楚!”6.值、正值:“當班”。《孟子?滕文公上》:“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禮記?曲禮上》:“當食不歎。”7.當作、作為:“安步當車”、“寒夜客來茶當酒”。8.判決、判處。《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乃劾魏其矯先帝詔,罪當棄市。”9.彼、那。指在事情發生的時間內:“當年”、“當時”、“當天”。10.應該:“當仁不讓”、“當省則省,當用則用。”《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傳》:“安得亡國之言!此非人臣所當議也!”11.形容撞擊金屬器物的聲音:“當!當!當!遠處傳來教堂的鐘聲。”12.頂端。如瓜蒂稱為“瓜當”,屋簷頂端的蓋瓦頭稱為“瓦當”。[dàng]1.合宜:“恰當”、“適當”、“妥當”、“若有不當之處,請多指教。”《禮記?樂記》:“夫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民有德而五穀昌。”2.同一:“當日”、“當年”。3.用物品向當鋪抵押借錢:“典當”、“質當”。《儒林外史?第三十六回》:“拿幾件衣服當了。”4.視、認為:“你當我是傻子?”、“不該錯將好人當壞人!”5.成績不及格。或以為來源是借用橋牌術語“down”:“這一科我準被當!”6.圈套、詭計:“害人的勾當”。《紅樓夢?第九十二回》:“我一時失腳,上了他的當。”7.抵押在當鋪的物品:“贖當”。[dǎng]1.以為、認為:“我當他是好人。”《文明小史?第二十九回》:“西村裡的事,你足足賺了五十吊,王鐵匠的過手,你當我不知道嗎?”2.匹敵、抵抗。同“擋”:“銳不可當”、“螳臂當車”。《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傳》:“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唐?王維《老將行》:“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3.偏袒。同“黨”。《莊子?天下》:“公而不當,易而無私。”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體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這兒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隊或機關中某個成員工作的處所:我找到營部,剛好營長不在家。4.經營某種行業的人家或具有某種身份的人:農家。漁家。船家。東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種專門學識或從事某種專門活動的人:專家。畫家。政治家。科學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6.學術流派:儒家。法家。百家爭鳴。一家之言。7.指相對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兩家下成和棋。8.謙辭,用于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的或同輩年紀大的親屬:家父。家兄。9.人工飼養或培植的(跟“野”相對):家畜。家禽。家兔。家鴿。家花。10.姓。[jia]1.后綴。2.用在某些名詞后面,表示屬于那一類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學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飾語后,相當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纔】:同“才”。
【知】:[zhī]1.曉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覺(有感覺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溫故知新。知難而進。知情達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學識,學問:知識,求知。無知。4.主管:知縣(舊時的縣長)。知府。知州。知賓(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亦稱“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智慧。
【柴】:1.柴火:木柴。柴草。上山打柴。2.干瘦;不松軟;纖維多,不易嚼爛:這芹菜顯得柴。醬肘子肥而不膩,瘦而不柴。3.質量低或品質、能力差:這支筆剛用就壞,太柴了。他棋下得特柴。4.姓。
【米】:1.谷類或其他植物去了皮或殼的種子。特指稻米:小米。花生米。米飯。2.長度單位。1米等于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時間間隔內所經路徑的長度。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單位之一。
【價】:[jià]1.商品所值的錢數:價錢。價格。漲價。調價。待價而沽。2.商品之間相互比較和交換的基礎:價值。代價。3.化學名詞:“原子價”。[jie]1.〈方〉用在否定副詞後面加強語氣:不價。2.副詞性詞尾:震天價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