纔怎么讀 纔的意思

漢字 | 纔 |
---|---|
讀音 |
|
注音 | ㄘㄞˊ |
部首 | [糹] 絞絲旁 |
筆畫 | 總筆畫:23 部外:17 |
異體字 | 才 毚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E94 |
其它編碼 | 五筆:xqky 倉頡:vfnri 鄭碼:zrrs 四角:27913 |
筆順編碼 | 55444435251153535251354 |
筆順筆畫 | フフ丶丶丶丶ノフ丨フ一一フノフノフ丨フ一ノフ丶 |
筆順名稱 | 撇折 撇折 點 點 點 點 撇 橫撇/橫鉤 豎 橫折 橫 橫 豎提 撇 豎彎鉤 撇 橫撇/橫鉤 豎 橫折 橫 撇 豎彎鉤 點 |
纔字的意思
同“才”。
纔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纔
cái ㄘㄞˊ
方,始:昨天纔來。現在纔懂得這個道理。 僅僅:纔用了兩元。來了纔十天。英語 talent, ability; just, only
法語 capacité,talent,tout juste,à peine,ne... que,seulement,(utilisé pour renforcer le ton)?
纔字的詳細解釋
纔字的辭典解釋
方、始、剛剛。《漢書·卷四九·鼌錯傳》:「救之,少發則不足,多發,遠縣才至,則胡又已去。」唐·魚玄機〈閨怨〉詩:「別日南鴻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飛。」
僅、只。《漢書·卷五一·賈山傳》:「然身死才數月耳,天下四面而攻之,宗廟滅 絕矣。」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至十七歲與夫配合,才得兩年,不幸兒夫亡化。」
康熙字典解釋
纔【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23畫,部外筆畫:17畫
《廣韻》所銜切《集韻》《韻會》師銜切,??音衫。《說文》帛雀頭色。一曰微黑色如紺。纔,淺也。
又《集韻》鉏咸切,音讒。
又所鑒切,音釤。
又仕懺切,音鑱。義??同。
又《廣韻》昨哉切《集韻》《韻會》《正韻》牆來切,??音裁。《廣韻》僅也。《前漢·鼂錯傳》遠縣纔至。《註》纔,淺也,猶言僅至也。
又與財同。《史記·孝文本紀》太僕見馬遺財足。《註》索隱曰:財字與纔同。
又與裁同。《前漢·高后文功臣表》裁什二三。《註》師古曰:裁,與纔同。
又與材同。《前漢·杜欽傳》廼爲小冠,高廣材二寸。《註》師古曰:材,與纔同。古通用。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纔【卷十三】【糸部】
帛雀頭色。一曰微黑色,如紺。纔,淺也。讀若讒。從糸毚聲。七咸切
說文解字注
(纔)帛雀頭色也。今經典緅字許無。纔卽緅字也。考工記。三入爲纁。五入爲緅。七入爲緇。注。染纁者三入而成。又再染以黑則爲緅。緅、今禮俗文作爵。言如爵頭色也。又復再染以黑、乃成緇矣。士冠禮爵弁服注。爵弁者、冕之次。其色赤而微黑。如爵頭然。或謂之緅。依鄭則爵緅纔三字一也。三字雙聲。巾車雀飾注曰。雀、黑多赤少之色。玉裁按今目驗雀頭色赤而微黑。一曰??黑色如紺。句。纔、逗。淺也。前一說謂黑多。後一說謂微黑。不同。鄭注考工、巾車謂黑多。注士冠禮謂微黑。亦不同也。其實雀頭微黑而巳。纔淺亦於雙聲求之。猶竊之訓淺也。江沅曰。今用爲才字。乃淺義引伸。讀若讒。從糸。毚聲。士咸切。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