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條的讀音 疏條的意思
疏條 shū tiáo 疏條(疏條) 亦作“疎條”。 粗壯的枝條。 北周 庾信 《竹枝賦》:“惟我生民,雖復疎條勁柘,促節貞筠,杖端刻鳥,角首圖麟,豈能相予此疾,將予此身?” 亦作“疎條”。 謂逐條陳述。《南史·后妃傳下·陳后主張貴妃》:“時 后主 怠於政事,百司啟奏,并因宦者 蔡臨兒 、 李善度 進請, 后主 倚隱囊,置 張貴妃 於膝上共決之。 李 蔡 所不能記者, 貴妃 并為疏條,無所遺脫。”
- 疏
- 條
“疏條”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ū tiáo]
- 漢字注音:
- ㄕㄨ ㄊㄧㄠˊ
- 簡繁字形:
- 疏條
- 是否常用:
- 否
“疏條”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疏條"。 2.粗壯的枝條。
網絡解釋
疏條
shū tiáo ㄕㄨ ㄊㄧㄠˊ
疏條(疏條)
亦作“疎條”。 粗壯的枝條。 北周 庾信 《竹枝賦》:“惟我生民,雖復疎條勁柘,促節貞筠,杖端刻鳥,角首圖麟,豈能相予此疾,將予此身?”
亦作“疎條”。 謂逐條陳述。《南史·后妃傳下·陳后主張貴妃》:“時 后主 怠於政事,百司啟奏,并因宦者 蔡臨兒 、 李善度 進請, 后主 倚隱囊,置 張貴妃 於膝上共決之。 李 蔡 所不能記者, 貴妃 并為疏條,無所遺脫。”
“疏條”的單字解釋
【疏】:1.清除阻塞使通暢;疏通:疏導。疏浚。2.事物之間距離遠;事物的部分之間空隙大(跟“密”相對):疏林。疏星。3.關系遠;不親近:疏遠。親疏。4.不熟悉;不熟練: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虛:志大才疏。7.分散;使從密變稀:疏散。仗義疏財。8.姓。9.封建時代臣下向君主分條陳述事情的文字;條陳:上疏。奏疏。10.古書的比“注”更詳細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經注疏》。
【條】:[tiáo]1.植物的細長枝:枝條。柳條兒。荊條。2.泛稱條形的東西:條子。面條兒。便(biàn)條兒。金條。鐵條。3.細長的形狀:條形。條紋。條案。條幾(jī)。條凳。條幅(直掛的長條字畫)。苗條。身條。4.項目,分項目的:條例。條令。條文。條陳(a.分條敘述;b.舊時向上級分條陳述的文件)。5.層次,秩序:條理。條貫。有條不紊。6.量詞。[tiāo]挑取:“蠶月條疊”。
“疏條”的相關詞語
* 疏條的讀音是:shū tiáo,疏條的意思:疏條 shū tiáo 疏條(疏條) 亦作“疎條”。 粗壯的枝條。 北周 庾信 《竹枝賦》:“惟我生民,雖復疎條勁柘,促節貞筠,杖端刻鳥,角首圖麟,豈能相予此疾,將予此身?” 亦作“疎條”。 謂逐條陳述。《南史·后妃傳下·陳后主張貴妃》:“時 后主 怠於政事,百司啟奏,并因宦者 蔡臨兒 、 李善度 進請, 后主 倚隱囊,置 張貴妃 於膝上共決之。 李 蔡 所不能記者, 貴妃 并為疏條,無所遺脫。”
基本解釋
1.亦作"疏條"。 2.粗壯的枝條。疏條
shū tiáo ㄕㄨ ㄊㄧㄠˊ疏條(疏條)
亦作“疎條”。 粗壯的枝條。 北周 庾信 《竹枝賦》:“惟我生民,雖復疎條勁柘,促節貞筠,杖端刻鳥,角首圖麟,豈能相予此疾,將予此身?”
亦作“疎條”。 謂逐條陳述。《南史·后妃傳下·陳后主張貴妃》:“時 后主 怠於政事,百司啟奏,并因宦者 蔡臨兒 、 李善度 進請, 后主 倚隱囊,置 張貴妃 於膝上共決之。 李 蔡 所不能記者, 貴妃 并為疏條,無所遺脫。”
【疏】:1.清除阻塞使通暢;疏通:疏導。疏浚。2.事物之間距離遠;事物的部分之間空隙大(跟“密”相對):疏林。疏星。3.關系遠;不親近:疏遠。親疏。4.不熟悉;不熟練: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虛:志大才疏。7.分散;使從密變稀:疏散。仗義疏財。8.姓。9.封建時代臣下向君主分條陳述事情的文字;條陳:上疏。奏疏。10.古書的比“注”更詳細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經注疏》。
【條】:[tiáo]1.植物的細長枝:枝條。柳條兒。荊條。2.泛稱條形的東西:條子。面條兒。便(biàn)條兒。金條。鐵條。3.細長的形狀:條形。條紋。條案。條幾(jī)。條凳。條幅(直掛的長條字畫)。苗條。身條。4.項目,分項目的:條例。條令。條文。條陳(a.分條敘述;b.舊時向上級分條陳述的文件)。5.層次,秩序:條理。條貫。有條不紊。6.量詞。[tiāo]挑取:“蠶月條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