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癭怎么讀 癭的意思

    “癭”字共有1個讀音: [yǐng]  
    癭
    漢字
    讀音 [yǐng]
    注音 ㄧㄥˇ
    部首 [疒]  病字旁
    筆畫 總筆畫:16 部外:11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半包圍結構
    繁體字形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763F
    其它編碼 五筆:ummv 倉頡:kbov 鄭碼:tllz 四角:00144
    筆順編碼 4134125342534531
    筆順筆畫 丶一ノ丶一丨フノ丶丨フノ丶フノ一
    筆順名稱 點 橫 撇 點 提 豎 橫折 撇 點 豎 橫折 撇 點 撇點 撇 橫

    癭字的意思

    1.機體組織受病原刺激后的局部增生。一般為囊狀物。如葉癭、線蟲癭。

    2.俗稱癭袋。中醫指生在脖子前的一種囊狀瘤子,主要是由于碘缺乏引起的甲狀腺腫大癥。

    癭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癭)

    yǐng ㄧㄥˇ

    中醫指多因郁怒憂思過度,氣郁痰凝血瘀結于頸部,或生活在山區與水中缺碘有關的病。可分為“氣癭”、“肉癭”及“石癭”等。病理學指機體組織受病原刺激后,局部細胞增生,形成的囊狀性贅生物。植物受病菌、昆蟲、葉螨、線蟲等寄生后,常形成“癭”。

    英語 swelling, goiter

    德語 Gallapfel (Bio)

    法語 goitre

    癭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癭 yǐng

    〈名〉

    (1) [中醫]∶頸瘤,俗稱大脖子。指生長在脖子上的一種囊狀的瘤子,包括甲狀腺腫大等 [goitre]

    癭,頸腫也。——《玉篇》

    (2) 又如:癭腫(謂頸部生瘤子的疾患);癭瘤(中醫病名。生在皮膚、肌肉、筋骨等處的腫塊)

    (3) 蟲癭。樹木外部隆起如瘤者 [gall]

    木有癭,石有暈,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宋· 蘇軾《答李端叔書》

    (4) 又如:癭腫(指蟲癭);癭瘤(指蟲癭);癭尊(癭杯);癭瓢(癭木制的瓢);癭杯(癭木制的杯子)

    (5) 指累贅,多余的東西 [burden]。如:癭疣(贅疣。喻附著之物)

    癭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癭【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畫:22畫,部外筆畫:17畫

    《唐韻》《集韻》於郢切《???》幺郢切,??音癭。《說文》頸瘤也。《釋名》癭,嬰也。在頸嬰喉也。《嵆康養生論》頸處險而癭。《張華·博物志》山居多癭,飲泉水之不流者也。《方書》癭有五,肉色不變爲肉癭,筋脈現露爲筋癭,筋脈交絡爲血癭,憂惱消長爲氣癭,堅硬不移爲石癭。

    又地名。《後漢·桓帝紀》勃海王悝降爲癭陶王。《註》癭陶縣屬鉅鹿郡。

    又《集韻》伊盈切,音嬰。義同。《集韻》或作????。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癭【卷七】【疒部】

    頸癅也。從疒嬰聲。於郢切

    說文解字注

    (癭)頸癅也。下文云。癅、腫也。此以頸癅與頸腫別言者、頸癅則如囊者也。頸腫則謂暫時腫脹之疾。故異其辭。釋名曰。癭、嬰也。嬰在頣纓理之中也。靑徐謂之脰。博物志曰。山居多癭。飮水之不流者也。凡楠樹樹根贅肬甚大。析之。中有山川花木之文。可爲器械。吳都賦所謂楠癅之木。三國張昭作楠癅枕賦。今人謂之癭木是也。癭木俗作影木。楠癅俗本作楠橊。皆誤字耳。從??。嬰聲。於郢切。十一部。

    癭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癭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