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聾振聵的讀音 發聾振聵的意思
【解釋】聵:耳聾。聲音很大,連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麻木的人。【出處】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曲士以經學談詩者。”【示例】出了匕首、投槍,也還有~的木鐸,有悠然發人深思的靜夜鐘聲。 ◎茅盾《聯系實際、學習魯迅》【近義詞】發聵振聾、醍醐灌頂【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比喻喚醒麻木的人
- 發
- 聾
- 振
- 聵
“發聾振聵”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ā lóng zhèn kuì]
- 漢字注音:
- ㄈㄚ ㄌㄨㄥˊ ㄓㄣˋ ㄎㄨㄟˋ
- 簡繁字形:
- 發聾振聵
- 是否常用:
- 是
“發聾振聵”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發聾振聵 fālóng-zhènkuì
[deafening noise] 聵、聾:耳聾。發出巨響,讓耳聾的人也能聽到。喻指用言論文章使頭腦糊涂,麻木不仁的人清醒過來
今者,吾欲與之微詞,則恐不足發聾而振聵。——嚴復《救亡論》
辭典解釋
發聾振聵 fā lóng zhèn kuì ㄈㄚ ㄌㄨㄥˊ ㄓㄣˋ ㄎㄨㄟˋ 聵,天生耳聾。發聾振聵指聲音大得使耳聾的人也能聽見。比喻以言論喚醒糊涂麻木的人。《清史稿.卷三七八.黃爵滋傳》:「雖頑愚沉溺之久,自足以發聾振聵。」也作「振聾發聵」。
英語 lit. so loud that even the deaf can hear (idiom)?; rousing even the apathetic
網絡解釋
【解釋】聵:耳聾。聲音很大,連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麻木的人。
【出處】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曲士以經學談詩者。”
【示例】出了匕首、投槍,也還有~的木鐸,有悠然發人深思的靜夜鐘聲。 ◎茅盾《聯系實際、學習魯迅》
【近義詞】發聵振聾、醍醐灌頂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比喻喚醒麻木的人
“發聾振聵”的單字解釋
【發】:1.放射:“彈無虛發”、“百發百中”。2.生長、產生:“發芽”。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秋來發故枝。”3.開始、啟動:“發動”、“先發制人”、“一觸即發”。4.興起:“發跡”。《孟子?告子下》:“舜發於畎畝之中。”5.起程:“出發”。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詞》:“留戀處,蘭舟催發。”《聊齋志異?卷一?青鳳》:“一家皆移什物赴新居,而妾留守,明日即發。”6.啟發:“振聾發聵”。《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7.現露。《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戰國策?魏策四》:“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8.送出、付出:“發放”、“發錢”、“散發傳單”。9.量詞:(1)計算槍、炮、子彈等數量的單位:“手槍裡還剩下四發子彈。”(2)計算槍、炮、子彈等發射數量的單位:“射炮十二發”
【聾】:同“聾”。
【振】:1.搖動;揮動:振翅。振筆疾書。2.振動:共振。諧振。振幅。3.奮起;振作:振奮。振起精神來。聽說比賽開始,觀眾精神一振。4.姓。
【聵】:同“聵”。
“發聾振聵”的相關詞語
* 發聾振聵的讀音是:fā lóng zhèn kuì,發聾振聵的意思:【解釋】聵:耳聾。聲音很大,連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麻木的人。【出處】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曲士以經學談詩者。”【示例】出了匕首、投槍,也還有~的木鐸,有悠然發人深思的靜夜鐘聲。 ◎茅盾《聯系實際、學習魯迅》【近義詞】發聵振聾、醍醐灌頂【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比喻喚醒麻木的人
基本解釋
發聾振聵 fālóng-zhènkuì
[deafening noise] 聵、聾:耳聾。發出巨響,讓耳聾的人也能聽到。喻指用言論文章使頭腦糊涂,麻木不仁的人清醒過來
今者,吾欲與之微詞,則恐不足發聾而振聵。——嚴復《救亡論》
辭典解釋
發聾振聵 fā lóng zhèn kuì ㄈㄚ ㄌㄨㄥˊ ㄓㄣˋ ㄎㄨㄟˋ聵,天生耳聾。發聾振聵指聲音大得使耳聾的人也能聽見。比喻以言論喚醒糊涂麻木的人。《清史稿.卷三七八.黃爵滋傳》:「雖頑愚沉溺之久,自足以發聾振聵。」也作「振聾發聵」。
英語 lit. so loud that even the deaf can hear (idiom)?; rousing even the apathetic
【解釋】聵:耳聾。聲音很大,連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麻木的人。
【出處】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曲士以經學談詩者。”
【示例】出了匕首、投槍,也還有~的木鐸,有悠然發人深思的靜夜鐘聲。 ◎茅盾《聯系實際、學習魯迅》
【近義詞】發聵振聾、醍醐灌頂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比喻喚醒麻木的人

【發】:1.放射:“彈無虛發”、“百發百中”。2.生長、產生:“發芽”。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秋來發故枝。”3.開始、啟動:“發動”、“先發制人”、“一觸即發”。4.興起:“發跡”。《孟子?告子下》:“舜發於畎畝之中。”5.起程:“出發”。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詞》:“留戀處,蘭舟催發。”《聊齋志異?卷一?青鳳》:“一家皆移什物赴新居,而妾留守,明日即發。”6.啟發:“振聾發聵”。《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7.現露。《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戰國策?魏策四》:“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8.送出、付出:“發放”、“發錢”、“散發傳單”。9.量詞:(1)計算槍、炮、子彈等數量的單位:“手槍裡還剩下四發子彈。”(2)計算槍、炮、子彈等發射數量的單位:“射炮十二發”
【聾】:同“聾”。
【振】:1.搖動;揮動:振翅。振筆疾書。2.振動:共振。諧振。振幅。3.奮起;振作:振奮。振起精神來。聽說比賽開始,觀眾精神一振。4.姓。
【聵】:同“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