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背的讀音 發背的意思
發背 癰疽之生于脊背部位的,統稱「發背」,屬督脈及足太陽膀胱經,系火毒內蘊所致。分陰證和陽證兩類,陽證又叫「發背癰」或叫「背癰」。陰證又叫「發背疽」。
- 發
- 背
“發背”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ā bèi]
- 漢字注音:
- ㄈㄚ ㄅㄟˋ
- 簡繁字形:
- 發背
- 是否常用:
- 否
“發背”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發于背部。 2.指背疽。生于背部的毒瘡。 3.指治療發背。 4.猶言產生抵觸情緒。 辭典解釋
發背 fā bèi ㄈㄚ ㄅㄟˋ 背上生的瘡。
《活地獄.第二二回》:「單太爺發急了,只得又請了一位醫生看治,才說他是生的發背。」
網絡解釋
發背
癰疽之生于脊背部位的,統稱「發背」,屬督脈及足太陽膀胱經,系火毒內蘊所致。分陰證和陽證兩類,陽證又叫「發背癰」或叫「背癰」。陰證又叫「發背疽」。
“發背”的單字解釋
【發】:1.放射:“彈無虛發”、“百發百中”。2.生長、產生:“發芽”。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秋來發故枝。”3.開始、啟動:“發動”、“先發制人”、“一觸即發”。4.興起:“發跡”。《孟子?告子下》:“舜發於畎畝之中。”5.起程:“出發”。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詞》:“留戀處,蘭舟催發。”《聊齋志異?卷一?青鳳》:“一家皆移什物赴新居,而妾留守,明日即發。”6.啟發:“振聾發聵”。《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7.現露。《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戰國策?魏策四》:“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8.送出、付出:“發放”、“發錢”、“散發傳單”。9.量詞:(1)計算槍、炮、子彈等數量的單位:“手槍裡還剩下四發子彈。”(2)計算槍、炮、子彈等發射數量的單位:“射炮十二發”
【背】:[bèi]1.軀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對:后背。背影。擦擦背。2.(背兒)某些物體的反面或后部:手背。刀背兒。墨透紙背。3.(Bèi)姓。4.背部對著(跟“向”相對):背山面海。背水作戰。人心向背。5.離開:背井離鄉。6.躲避;瞞:光明正大,沒什么背人的事。7.背誦:背臺詞。書背熟了。8.違背;違反:背約。背信棄義。9.朝著相反的方向:他把臉背過去,裝著沒看見。10.偏僻:背靜。背街小巷。深山小路很背。11.不順利;倒霉:手氣背。12.聽覺不靈:耳朵有點背。[bēi]1.(人)用脊背馱:把草捆好背回村去。2.負擔;承擔:背債。這個責任我還背得起。3.指一個人一次背的量:一背麥子。一背柴火。
“發背”的相關詞語
* 發背的讀音是:fā bèi,發背的意思:發背 癰疽之生于脊背部位的,統稱「發背」,屬督脈及足太陽膀胱經,系火毒內蘊所致。分陰證和陽證兩類,陽證又叫「發背癰」或叫「背癰」。陰證又叫「發背疽」。
基本解釋
1.發于背部。 2.指背疽。生于背部的毒瘡。 3.指治療發背。 4.猶言產生抵觸情緒。辭典解釋
發背 fā bèi ㄈㄚ ㄅㄟˋ背上生的瘡。
《活地獄.第二二回》:「單太爺發急了,只得又請了一位醫生看治,才說他是生的發背。」
發背
癰疽之生于脊背部位的,統稱「發背」,屬督脈及足太陽膀胱經,系火毒內蘊所致。分陰證和陽證兩類,陽證又叫「發背癰」或叫「背癰」。陰證又叫「發背疽」。【發】:1.放射:“彈無虛發”、“百發百中”。2.生長、產生:“發芽”。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秋來發故枝。”3.開始、啟動:“發動”、“先發制人”、“一觸即發”。4.興起:“發跡”。《孟子?告子下》:“舜發於畎畝之中。”5.起程:“出發”。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詞》:“留戀處,蘭舟催發。”《聊齋志異?卷一?青鳳》:“一家皆移什物赴新居,而妾留守,明日即發。”6.啟發:“振聾發聵”。《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7.現露。《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戰國策?魏策四》:“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8.送出、付出:“發放”、“發錢”、“散發傳單”。9.量詞:(1)計算槍、炮、子彈等數量的單位:“手槍裡還剩下四發子彈。”(2)計算槍、炮、子彈等發射數量的單位:“射炮十二發”
【背】:[bèi]1.軀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對:后背。背影。擦擦背。2.(背兒)某些物體的反面或后部:手背。刀背兒。墨透紙背。3.(Bèi)姓。4.背部對著(跟“向”相對):背山面海。背水作戰。人心向背。5.離開:背井離鄉。6.躲避;瞞:光明正大,沒什么背人的事。7.背誦:背臺詞。書背熟了。8.違背;違反:背約。背信棄義。9.朝著相反的方向:他把臉背過去,裝著沒看見。10.偏僻:背靜。背街小巷。深山小路很背。11.不順利;倒霉:手氣背。12.聽覺不靈:耳朵有點背。[bēi]1.(人)用脊背馱:把草捆好背回村去。2.負擔;承擔:背債。這個責任我還背得起。3.指一個人一次背的量:一背麥子。一背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