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盡信書不如無書的讀音 盡信書不如無書的意思

    【解釋】泛指讀書不要拘泥于書上或迷信書本。【出處】語出《孟子·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陸九淵《政之寬猛孰先論》:“鳴呼,盡信書不如無書。”【示例】歷史可信嗎?我們只能說:大體可信。如果說完全不可信,那就成了虛無主義。但~的古訓, 還是有道理的。 ◎孫犁《我的史部書》
    • jìn
    • xìn
    • shū
    • shū

    “盡信書不如無書”的讀音

    拼音讀音
    [jìn xìn shū bù rú wú shū]
    漢字注音:
    ㄐㄧㄣˋ ㄒㄧㄣˋ ㄕㄨ ㄅㄨˋ ㄖㄨˊ ㄨˊ ㄕㄨ
    簡繁字形:
    盡信書不如無書
    是否常用:

    “盡信書不如無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孟子.盡心下》:"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武成》,《書》篇名,謂武王伐紂,殺人流血漂杵,孟子以為不足信。后泛指不要拘泥于書本的記載。

    辭典解釋

    盡信書不如無書  jìn xìn shū bù rú wú shū  ㄐㄧㄣˋ ㄒㄧㄣˋ ㄕㄨ ㄅㄨˋ ㄖㄨˊ ㄨˊ ㄕㄨ  

    語本《孟子.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后指讀書不可拘泥于書上所載,一味盲從。
    宋.陸九淵〈政之寬猛孰先論〉:「嗚呼,盡信書不如無書。」

    網絡解釋

    【解釋】泛指讀書不要拘泥于書上或迷信書本。

    【出處】語出《孟子·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陸九淵《政之寬猛孰先論》:“鳴呼,盡信書不如無書。”

    【示例】歷史可信嗎?我們只能說:大體可信。如果說完全不可信,那就成了虛無主義。但~的古訓, 還是有道理的。 ◎孫犁《我的史部書》

    “盡信書不如無書”的單字解釋

    】:同“”。
    】:[xìn]1.誠實,不欺騙:信用。信守。信物。信貨。信誓旦旦。2.不懷疑,認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3.崇奉:信仰。信徒。4.消息:信息。杳無音信。5.函件:信件。信箋。信鴿。信訪。6.隨便,放任:信手(隨手)。信步(隨意走動,散步)。信筆。信意。7.同“芯2”。8.姓。                                       。[shēn]1.古同“”,舒展開。2.古同“”,表白。
    】: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1.適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數。2.如同:愛廠如家。十年如一日。如臨大敵。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聞不如一見。與其那樣,不如這樣。4.用于比較,表示超過:光景一年強如一年。5.表示舉例:唐朝有很多大詩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廁。7.姓。8.如果:如不及早準備,恐臨時措手不及。9.古漢語形容詞后綴,表示狀態: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同“”。
    】: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盡信書不如無書”的相關詞語

    * 盡信書不如無書的讀音是:jìn xìn shū bù rú wú shū,盡信書不如無書的意思:【解釋】泛指讀書不要拘泥于書上或迷信書本。【出處】語出《孟子·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陸九淵《政之寬猛孰先論》:“鳴呼,盡信書不如無書。”【示例】歷史可信嗎?我們只能說:大體可信。如果說完全不可信,那就成了虛無主義。但~的古訓, 還是有道理的。 ◎孫犁《我的史部書》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