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石鼓文的讀音 石鼓文的意思

    石鼓文 石鼓文,先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發現于唐初,共計十枚,高約三尺,徑約二尺,分別刻有大篆四言詩一首,共十首,計七百一十八字。內容最早被認為是記敘秦王出獵的場面,故又稱“獵碣”。宋代鄭樵《石鼓音序》之后“石鼓秦物論”開始盛行,清末震鈞斷石鼓為秦文公時物,民國馬衡斷為秦穆公時物,郭沫若斷為秦襄公時物,今人劉星、劉牧則考證石鼓為秦始皇時代作品。石鼓刻石文字多殘,北宋歐陽修錄時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閣藏本僅四百六十二字,今之“馬薦”鼓已一字無存。原石現藏于故宮博物院石鼓館。
    • shí
    • wén

    “石鼓文”的讀音

    拼音讀音
    [shí gǔ wén]
    漢字注音:
    ㄕˊ ㄍㄨˇ ㄨㄣˊ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石鼓文”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石鼓文 shígǔwén

    [inscriptions on drum-shaped stone blocks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 B.C.)] 石鼓上刻的銘文,也指這種銘文所用的字體。石鼓是戰國時秦國留存下來的文物,略象鼓,共有十個,上面刻有四言詩銘文,唐代初年在今陜西鳳翔縣發現,現存北京

    辭典解釋

    石鼓文  shí gǔ wén  ㄕˊ ㄍㄨˇ ㄨㄣˊ  

    東周時秦人刻在鼓形石上的刻石文字。唐朝時在天興三畤原出土(今陜西省寶雞市)?,共有十塊,每面環刻一首四言詩,內容多為歌頌田原之美和秦國國君的游獵情形。字體介于籀篆之間,其中一石字已磨滅,其余九石也有殘缺。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刻石文字。
    也稱為「秦刻石」。

    英語 early form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scribed in stone, a precursor of the small seal 小篆[xiao3 zhuan4]

    網絡解釋

    石鼓文

    石鼓文,先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發現于唐初,共計十枚,高約三尺,徑約二尺,分別刻有大篆四言詩一首,共十首,計七百一十八字。內容最早被認為是記敘秦王出獵的場面,故又稱“獵碣”。宋代鄭樵《石鼓音序》之后“石鼓秦物論”開始盛行,清末震鈞斷石鼓為秦文公時物,民國馬衡斷為秦穆公時物,郭沫若斷為秦襄公時物,今人劉星、劉牧則考證石鼓為秦始皇時代作品。石鼓刻石文字多殘,北宋歐陽修錄時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閣藏本僅四百六十二字,今之“馬薦”鼓已一字無存。原石現藏于故宮博物院石鼓館。
    石鼓文

    “石鼓文”的單字解釋

    】:[shí]1.構成地殼的堅硬物質,是由礦物集合而成的:花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見〖巖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來治病的石針:藥石。4.姓。[dàn]容量單位,10斗等于1石。(在古書中讀shí,如“二千石、萬石”等。)
    】:1.打擊樂器,多為圓筒形或扁圓形,中間空,一面或兩面蒙著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狀、聲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樂器或東西發出聲音;敲:鼓琴。鼓掌。4.用風箱等扇(風):鼓風。5.發動;振奮:鼓動。鼓勵。鼓舞。鼓起勇氣。6.凸起;脹大:他鼓著嘴半天沒出聲。額上的青筋都鼓起來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錢包很鼓。口袋裝得鼓鼓的。8.姓。
    】: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石鼓文”的相關詞語

    * 石鼓文的讀音是:shí gǔ wén,石鼓文的意思:石鼓文 石鼓文,先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發現于唐初,共計十枚,高約三尺,徑約二尺,分別刻有大篆四言詩一首,共十首,計七百一十八字。內容最早被認為是記敘秦王出獵的場面,故又稱“獵碣”。宋代鄭樵《石鼓音序》之后“石鼓秦物論”開始盛行,清末震鈞斷石鼓為秦文公時物,民國馬衡斷為秦穆公時物,郭沫若斷為秦襄公時物,今人劉星、劉牧則考證石鼓為秦始皇時代作品。石鼓刻石文字多殘,北宋歐陽修錄時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閣藏本僅四百六十二字,今之“馬薦”鼓已一字無存。原石現藏于故宮博物院石鼓館。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