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祝允明的讀音 祝允明的意思

    祝允明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生于天順四年十二月六日,卒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因長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世人稱為“祝京兆”,明代著名書法家。 祝允明的科舉仕途頗為坎坷,十九歲中秀才,五次參加鄉試,才于明弘治五年(1492)中舉,后七次參加會試不第。甚至其子祝續也在前一科中進士,于是祝允明絕了科舉念頭,以舉人選官,在正德九年(1514),授為廣東興寧縣知縣,嘉靖元年(1522),轉任為應天(今南京)府通判,不久稱病還鄉。 祝允明擅詩文,尤工書法,名動海內。他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又與文徵明、王寵同為明中期書家之代表。楷書早年精謹,師法趙孟頫、褚遂良,并從歐、虞而直追“二王”。草書師法李邕、黃庭堅、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變化,風骨爛熳。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祝枝山的狂草,骨力弱于旭、素,但在宋人影響下,又自成一格”。其代表作有《太湖詩卷》《箜篌引》《赤壁賦》等。所書“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皆為傳世墨寶。
    • zhù
    • yǔn
    • míng

    “祝允明”的讀音

    拼音讀音
    [zhù yǔn míng]
    漢字注音:
    ㄓㄨˋ ㄩㄣˇ ㄇㄧㄥˊ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祝允明”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460-1526)明代書法家、詩文家。字希哲,號枝山、枝指生,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弘治舉人。官至應天府通判。工詩文,與徐禎卿、文徵明、唐寅并稱“吳中四才子”。擅書法,小楷近鐘繇,尤以草書見長,氣勢奔放,出神入化。有《懷星堂集》。

    辭典解釋

    祝允明  zhù yǔn míng  ㄓㄨˋ ㄩㄣˇ ㄇㄧㄥˊ  

    人名。(西元1460~1526)?字希哲,號枝山、枝指生,明代江蘇長洲人。詩文有奇氣,尤工書,官至應天通判,與唐寅、徐禎卿、文征明并稱為「吳中四才子」。著有《懷星堂集》、《興寧縣志》等。

    英語 Zhu Yunming (1460-1526)?, Ming dynasty calligrapher

    網絡解釋

    祝允明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生于天順四年十二月六日,卒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因長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世人稱為“祝京兆”,明代著名書法家。
    祝允明的科舉仕途頗為坎坷,十九歲中秀才,五次參加鄉試,才于明弘治五年(1492)中舉,后七次參加會試不第。甚至其子祝續也在前一科中進士,于是祝允明絕了科舉念頭,以舉人選官,在正德九年(1514),授為廣東興寧縣知縣,嘉靖元年(1522),轉任為應天(今南京)府通判,不久稱病還鄉。
    祝允明擅詩文,尤工書法,名動海內。他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又與文徵明、王寵同為明中期書家之代表。楷書早年精謹,師法趙孟頫、褚遂良,并從歐、虞而直追“二王”。草書師法李邕、黃庭堅、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變化,風骨爛熳。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祝枝山的狂草,骨力弱于旭、素,但在宋人影響下,又自成一格”。其代表作有《太湖詩卷》《箜篌引》《赤壁賦》等。所書“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皆為傳世墨寶。

    “祝允明”的單字解釋

    】:1.祝愿:祝你健康。祝兩國的友誼萬古常青。2.姓。3.削;斷絕:祝發為僧(剃去頭發當和尚)。
    】:1.允許:應允。不允。允諾。2.姓。3.公平;適當:允當。公允。平允。
    】: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祝允明”的相關詞語

    * 祝允明的讀音是:zhù yǔn míng,祝允明的意思:祝允明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生于天順四年十二月六日,卒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因長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世人稱為“祝京兆”,明代著名書法家。 祝允明的科舉仕途頗為坎坷,十九歲中秀才,五次參加鄉試,才于明弘治五年(1492)中舉,后七次參加會試不第。甚至其子祝續也在前一科中進士,于是祝允明絕了科舉念頭,以舉人選官,在正德九年(1514),授為廣東興寧縣知縣,嘉靖元年(1522),轉任為應天(今南京)府通判,不久稱病還鄉。 祝允明擅詩文,尤工書法,名動海內。他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又與文徵明、王寵同為明中期書家之代表。楷書早年精謹,師法趙孟頫、褚遂良,并從歐、虞而直追“二王”。草書師法李邕、黃庭堅、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變化,風骨爛熳。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祝枝山的狂草,骨力弱于旭、素,但在宋人影響下,又自成一格”。其代表作有《太湖詩卷》《箜篌引》《赤壁賦》等。所書“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皆為傳世墨寶。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