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禡怎么讀 禡的意思

    “禡”字共有1個讀音: [mà]  
    禡
    漢字
    讀音 [mà]
    注音 ㄇㄚˋ
    部首 [礻]  示字旁
    筆畫 總筆畫:14 部外:10
    異體字 ??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簡體字形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79A1
    其它編碼 五筆:pycy|pyco 倉頡:ifsqf 鄭碼:wscu 四角:31227
    筆順編碼 45241211254444
    筆順筆畫 丶フ丨丶一丨一一丨フ丶丶丶丶
    筆順名稱 點 橫撇/橫鉤 豎 點 橫 豎 橫 橫 豎 橫折鉤 點 點 點 點

    禡字的意思

    古代行軍在軍隊駐紮的地方舉行的祭禮:禡牙(古代軍隊出發舉行祭牙旗之禮)。

    禡字的基本解釋

    mà ㄇㄚˋ


    古代行軍在軍隊駐紮的地方舉行的祭禮:禡牙(古代軍隊出發舉行祭牙旗之禮)。

    英語 a sacrifice at the beginning of a military campaign or on the 2nd and 16th day of the lunar month

    德語 Opfer (S)

    法語 (arch.)? rituel religieux pour partir à la guerre,d (22e)?,sacrifice au dieu de la guerre

    禡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禡 mà

    〈名〉

    (形聲。從示,馬聲。從示,與祭祀、鬼神有關。本義:行軍時在軍隊駐紮處舉行的祭祀) 同本義 [sacrifice (to the place on hill where army stops)]

    是類是禡。——《詩·大雅·皇矣》

    禡於所徵之地。——《禮記·王制》

    禡字的辭典解釋

    禡ㄇㄚˋmà 名

    古時出兵,在駐紮地敬祀神祇的一種祭典。《說文解字·示部》:「禡,師行所止,恐有慢其神,下而祀之曰禡。」《禮記·王制》:「禡於所征之地。」漢·鄭玄·注:「禡,師祭也,為 兵禱。」

    康熙字典解釋

    禡【午集下】【示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0畫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駕切,音罵。師旅所止地,祭名。《詩·大雅》是類是禡。《傳》於內曰類,於野曰禡。《禮·王制》禡於所征之地。

    又《集韻》或作貉。《周禮·春官》肆師凡四時之大甸獵,祭表貉則爲位。《註》貉,師祭也。《釋文》莫駕反,鄭音陌。《疏》師祭者。爾雅云:是類是禡,故知貉爲師祭也。祭先世創首造軍法者也。

    又葉滿補切,音姥。《鼓吹曲》師執提,工執鼓,坐作從節,有序盛矣。允文允武,蒐田表禡。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禡【卷一】【示部】

    師行所止,恐有慢其神,下而祀之曰禡。從示馬聲。《周禮》曰:“禡於所征之地。”莫駕切

    說文解字注

    (禡)師行所止。恐有慢其神。下而祀之曰禡。釋天曰。是禷是禡。師祭也。王制注云。爲兵禱。周禮肆師、甸祝皆作貉。杜、鄭讀貉爲十百之百。云爲師祭造軍法者。禱氣勢之十百增倍。許說不同者。許時古今說具在。五經異義今已亾。又賈氏周禮解詁亦亾。不詳其所本也。從示。馬聲。莫駕切。古音在五部。周禮禡於所征之地。王制文。

    禡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禡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