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少游的讀音 秦少游的意思
秦少游 【秦少游】(1049~1100)宋代詞人。名觀,字太虛、少游,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人。北宋元豐八年(1085)進士,授定海主簿,調蔡州教授。后經蘇軾、范純仁等舉薦,參加制科考試,授為宣德郎、太學博士,校正秘書省書籍。不久又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館編修官。此間,秦少游發表過許多切中時弊的言論,并望朝廷審時度勢,安都定策,區別朋黨,任用賢能,遂遭舊黨攻擊,屢遭貶謫。紹圣元年(1094)調任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劉拯讒他增損《實錄》,貶為處州監酒稅。復以他罪削職流放郴州,后又除去名籍,貶謫橫州。元符二年(1099),貶徙雷州。徽宗即位,大赦黨人,秦少游復為宣德郎,還放至衡州,途經藤州,游光化亭(一作華光亭),為友人吟誦夢中長短句《好事近》,索水欲飲,水至,笑視之而卒。秦少游長于議論,文麗詩深,兼有詩、詞、文賦與書法多方面才能,尤以北宋婉約派詞宗馳名于世。著作有《淮海集》40卷、《淮海詞》(又名《淮海居士長短句》)、《勸善錄》、《逆旅集》。又輯《揚州詩》、《高郵詩》。
- 秦
- 少
- 游
“秦少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ín shào yóu]
- 漢字注音:
- ㄑㄧㄣˊ ㄕㄠˋ ㄧㄡ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秦少游”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秦少游 qín shào yóu ㄑㄧㄣˊ ㄕㄠˋ ㄧㄡˊ 人名。指宋代詞人秦觀。參見「秦觀」條。
網絡解釋
秦少游
【秦少游】(1049~1100)宋代詞人。名觀,字太虛、少游,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人。北宋元豐八年(1085)進士,授定海主簿,調蔡州教授。后經蘇軾、范純仁等舉薦,參加制科考試,授為宣德郎、太學博士,校正秘書省書籍。不久又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館編修官。此間,秦少游發表過許多切中時弊的言論,并望朝廷審時度勢,安都定策,區別朋黨,任用賢能,遂遭舊黨攻擊,屢遭貶謫。紹圣元年(1094)調任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劉拯讒他增損《實錄》,貶為處州監酒稅。復以他罪削職流放郴州,后又除去名籍,貶謫橫州。元符二年(1099),貶徙雷州。徽宗即位,大赦黨人,秦少游復為宣德郎,還放至衡州,途經藤州,游光化亭(一作華光亭),為友人吟誦夢中長短句《好事近》,索水欲飲,水至,笑視之而卒。秦少游長于議論,文麗詩深,兼有詩、詞、文賦與書法多方面才能,尤以北宋婉約派詞宗馳名于世。著作有《淮海集》40卷、《淮海詞》(又名《淮海居士長短句》)、《勸善錄》、《逆旅集》。又輯《揚州詩》、《高郵詩》。
“秦少游”的單字解釋
【秦】:1.周朝國名(前770—前221)。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為諸侯。在今甘肅、陜西一帶。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建立秦朝。2.朝代名(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建立。建都咸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6年為劉邦領導的起義軍所滅。3.指陜西和甘肅。特指陜西。
【少】:[shǎo]1.數量小(跟“多”相對):少量。少見多怪。2.不夠原有或應有的數目;缺少(跟“多”相對):賬算錯了,少一塊錢。全體同學都來了,一個沒少。3.丟;遺失:屋里少了東西。4.虧欠:少人家的錢都還清了。5.暫時;稍微:少候。少待。[shào]1.年紀輕(跟“老”相對):少年。少女。老少。青春年少。2.少爺:惡少。闊少。3.姓。
【游】:1.人或動物在水里行動:游泳。魚在水里游。2.各處從容地行走;閑逛:游覽。游園。游玩。游人。游遍大江南北。3.交游;來往。4.不固定的;經常移動的:游牧。游民。游擊。游資。5.江河的一段:上游。中游。下游。6.姓。
“秦少游”的相關詞語
* 秦少游的讀音是:qín shào yóu,秦少游的意思:秦少游 【秦少游】(1049~1100)宋代詞人。名觀,字太虛、少游,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人。北宋元豐八年(1085)進士,授定海主簿,調蔡州教授。后經蘇軾、范純仁等舉薦,參加制科考試,授為宣德郎、太學博士,校正秘書省書籍。不久又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館編修官。此間,秦少游發表過許多切中時弊的言論,并望朝廷審時度勢,安都定策,區別朋黨,任用賢能,遂遭舊黨攻擊,屢遭貶謫。紹圣元年(1094)調任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劉拯讒他增損《實錄》,貶為處州監酒稅。復以他罪削職流放郴州,后又除去名籍,貶謫橫州。元符二年(1099),貶徙雷州。徽宗即位,大赦黨人,秦少游復為宣德郎,還放至衡州,途經藤州,游光化亭(一作華光亭),為友人吟誦夢中長短句《好事近》,索水欲飲,水至,笑視之而卒。秦少游長于議論,文麗詩深,兼有詩、詞、文賦與書法多方面才能,尤以北宋婉約派詞宗馳名于世。著作有《淮海集》40卷、《淮海詞》(又名《淮海居士長短句》)、《勸善錄》、《逆旅集》。又輯《揚州詩》、《高郵詩》。
辭典解釋
秦少游 qín shào yóu ㄑㄧㄣˊ ㄕㄠˋ ㄧㄡˊ人名。指宋代詞人秦觀。參見「秦觀」條。
秦少游
【秦少游】(1049~1100)宋代詞人。名觀,字太虛、少游,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人。北宋元豐八年(1085)進士,授定海主簿,調蔡州教授。后經蘇軾、范純仁等舉薦,參加制科考試,授為宣德郎、太學博士,校正秘書省書籍。不久又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館編修官。此間,秦少游發表過許多切中時弊的言論,并望朝廷審時度勢,安都定策,區別朋黨,任用賢能,遂遭舊黨攻擊,屢遭貶謫。紹圣元年(1094)調任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劉拯讒他增損《實錄》,貶為處州監酒稅。復以他罪削職流放郴州,后又除去名籍,貶謫橫州。元符二年(1099),貶徙雷州。徽宗即位,大赦黨人,秦少游復為宣德郎,還放至衡州,途經藤州,游光化亭(一作華光亭),為友人吟誦夢中長短句《好事近》,索水欲飲,水至,笑視之而卒。秦少游長于議論,文麗詩深,兼有詩、詞、文賦與書法多方面才能,尤以北宋婉約派詞宗馳名于世。著作有《淮海集》40卷、《淮海詞》(又名《淮海居士長短句》)、《勸善錄》、《逆旅集》。又輯《揚州詩》、《高郵詩》。【秦】:1.周朝國名(前770—前221)。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為諸侯。在今甘肅、陜西一帶。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建立秦朝。2.朝代名(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建立。建都咸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6年為劉邦領導的起義軍所滅。3.指陜西和甘肅。特指陜西。
【少】:[shǎo]1.數量小(跟“多”相對):少量。少見多怪。2.不夠原有或應有的數目;缺少(跟“多”相對):賬算錯了,少一塊錢。全體同學都來了,一個沒少。3.丟;遺失:屋里少了東西。4.虧欠:少人家的錢都還清了。5.暫時;稍微:少候。少待。[shào]1.年紀輕(跟“老”相對):少年。少女。老少。青春年少。2.少爺:惡少。闊少。3.姓。
【游】:1.人或動物在水里行動:游泳。魚在水里游。2.各處從容地行走;閑逛:游覽。游園。游玩。游人。游遍大江南北。3.交游;來往。4.不固定的;經常移動的:游牧。游民。游擊。游資。5.江河的一段:上游。中游。下游。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