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的讀音 秦艽的意思
秦艽 (龍膽科植物)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別名:大葉龍膽、大葉秦艽、西秦艽。多年生草本植物,圓柱形根,基生葉較大,莖生葉3-4對,披針形葉片,基部連合;夏秋開筒狀深藍紫色花,花叢生于上部葉腋成輪狀,裂片先端尖;長橢圓形蒴果。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是治治療風濕關節痛、結核病、潮熱、黃疸等癥的主藥之一。產于蒙古、俄羅斯、中國大陸的內蒙古、寧夏、河北、陜西、新疆、東北、山西等地。
- 秦
- 艽
“秦艽”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ín jiāo]
- 漢字注音:
- ㄑㄧㄣˊ ㄐㄧㄠ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秦艽”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又稱“大葉龍膽”。龍膽科。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大,圓錐形。葉對生,披針形。夏季開藍紫色花。蒴果長橢圓形。分布于中國華北、東北等地。根可入藥,能祛風除濕,有消炎作用。辭典解釋
秦艽 qín jiāo ㄑㄧㄣˊ ㄐㄧㄠ 植物名。龍膽科龍膽屬。葉闊而長,六月開紫花。其根色黃,長尺許,粗細不等。可供作散風濕、治痺痛之藥。
英語 large leaf gentian (Gentiana macrophylla)?
網絡解釋
秦艽 (龍膽科植物)
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別名:大葉龍膽、大葉秦艽、西秦艽。多年生草本植物,圓柱形根,基生葉較大,莖生葉3-4對,披針形葉片,基部連合;夏秋開筒狀深藍紫色花,花叢生于上部葉腋成輪狀,裂片先端尖;長橢圓形蒴果。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是治治療風濕關節痛、結核病、潮熱、黃疸等癥的主藥之一。產于蒙古、俄羅斯、中國大陸的內蒙古、寧夏、河北、陜西、新疆、東北、山西等地。
“秦艽”的單字解釋
【秦】:1.周朝國名(前770—前221)。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為諸侯。在今甘肅、陜西一帶。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建立秦朝。2.朝代名(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建立。建都咸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6年為劉邦領導的起義軍所滅。3.指陜西和甘肅。特指陜西。
【艽】:[jiāo][秦艽]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寬而長,根可藥用,主治風濕痛。[qiú]1.遠荒:艽野。2.禽獸巢穴中的墊草:“禽獸有艽,人民有室”。
“秦艽”的相關詞語
“秦艽”造句
在青海尤以黃南產的秦艽質量最佳。
秦艽的加工方法包括微波,烘干,蒸透,暴曬,撣透,晾干,并研究了儲藏的溫度條件。
結論栽培秦艽的質量優于野生秦艽。
結論該法簡便、準確、靈敏,可鑒別秦艽及其偽品紅秦艽。
方法:采用藥劑處理、溫湯浸種等方法處理秦艽種子,用統計學的方法比較不同處理間發芽率的差異。
防己、杏仁、連翹、蠶沙、赤小豆、姜黃、秦艽各10克,滑石、海桐皮、靈仙、萆。
威靈仙、生草烏、秦艽、木鱉子、桃仁、蘇木、赤芍、歸尾、姜黃、元胡、絲瓜絡、丹參等適量,水煎熏洗患肢。
全鄉藥材種植品種既有傳統的木香、秦艽、人參、附子、當歸等,又有近年引進新發展的重樓、珠子參、桔梗、白術等。
據悉,協會發起單位種植品種涉及三七、重樓、金鐵鎖、黃草烏、雪上一枝蒿、珠子參、燈盞花、云木香、秦艽等云南地道藥材,種植規模已達10萬余畝。
取透骨草、伸筋草各30克,蘇木、海桐皮各20克,嫩桑枝、威靈仙各15克,紅花、雞血藤、白芷各12克,乳香、沒藥、川烏、草烏、秦艽、全當歸各9克。
* 秦艽的讀音是:qín jiāo,秦艽的意思:秦艽 (龍膽科植物)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別名:大葉龍膽、大葉秦艽、西秦艽。多年生草本植物,圓柱形根,基生葉較大,莖生葉3-4對,披針形葉片,基部連合;夏秋開筒狀深藍紫色花,花叢生于上部葉腋成輪狀,裂片先端尖;長橢圓形蒴果。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是治治療風濕關節痛、結核病、潮熱、黃疸等癥的主藥之一。產于蒙古、俄羅斯、中國大陸的內蒙古、寧夏、河北、陜西、新疆、東北、山西等地。
基本解釋
又稱“大葉龍膽”。龍膽科。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大,圓錐形。葉對生,披針形。夏季開藍紫色花。蒴果長橢圓形。分布于中國華北、東北等地。根可入藥,能祛風除濕,有消炎作用。辭典解釋
秦艽 qín jiāo ㄑㄧㄣˊ ㄐㄧㄠ植物名。龍膽科龍膽屬。葉闊而長,六月開紫花。其根色黃,長尺許,粗細不等。可供作散風濕、治痺痛之藥。
英語 large leaf gentian (Gentiana macrophylla)?
秦艽 (龍膽科植物)
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別名:大葉龍膽、大葉秦艽、西秦艽。多年生草本植物,圓柱形根,基生葉較大,莖生葉3-4對,披針形葉片,基部連合;夏秋開筒狀深藍紫色花,花叢生于上部葉腋成輪狀,裂片先端尖;長橢圓形蒴果。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是治治療風濕關節痛、結核病、潮熱、黃疸等癥的主藥之一。產于蒙古、俄羅斯、中國大陸的內蒙古、寧夏、河北、陜西、新疆、東北、山西等地。【秦】:1.周朝國名(前770—前221)。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為諸侯。在今甘肅、陜西一帶。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建立秦朝。2.朝代名(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建立。建都咸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6年為劉邦領導的起義軍所滅。3.指陜西和甘肅。特指陜西。
【艽】:[jiāo][秦艽]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寬而長,根可藥用,主治風濕痛。[qiú]1.遠荒:艽野。2.禽獸巢穴中的墊草:“禽獸有艽,人民有室”。
在青海尤以黃南產的秦艽質量最佳。
秦艽的加工方法包括微波,烘干,蒸透,暴曬,撣透,晾干,并研究了儲藏的溫度條件。
結論栽培秦艽的質量優于野生秦艽。
結論該法簡便、準確、靈敏,可鑒別秦艽及其偽品紅秦艽。
方法:采用藥劑處理、溫湯浸種等方法處理秦艽種子,用統計學的方法比較不同處理間發芽率的差異。
防己、杏仁、連翹、蠶沙、赤小豆、姜黃、秦艽各10克,滑石、海桐皮、靈仙、萆。
威靈仙、生草烏、秦艽、木鱉子、桃仁、蘇木、赤芍、歸尾、姜黃、元胡、絲瓜絡、丹參等適量,水煎熏洗患肢。
全鄉藥材種植品種既有傳統的木香、秦艽、人參、附子、當歸等,又有近年引進新發展的重樓、珠子參、桔梗、白術等。
據悉,協會發起單位種植品種涉及三七、重樓、金鐵鎖、黃草烏、雪上一枝蒿、珠子參、燈盞花、云木香、秦艽等云南地道藥材,種植規模已達10萬余畝。
取透骨草、伸筋草各30克,蘇木、海桐皮各20克,嫩桑枝、威靈仙各15克,紅花、雞血藤、白芷各12克,乳香、沒藥、川烏、草烏、秦艽、全當歸各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