簞食豆羹的讀音 簞食豆羹的意思
【解釋】一簞飯食,一豆羹湯。謂少量飲食。亦以喻小利。《孟子·盡心下》:“好名之人能讓千乘之國,茍非其人,簞食豆羹見于色。” 宋 蘇軾 《伊尹論》:“天下之富,是簞食豆羹之積也。”
- 簞
- 食
- 豆
- 羹
“簞食豆羹”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ān shí dòu gēng]
- 漢字注音:
- ㄉㄢ ㄙˋ ㄉㄡˋ ㄍㄥ
- 簡繁字形:
- 簞食豆羹
- 是否常用:
- 否
“簞食豆羹”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一簞飯食﹐一豆羹湯。謂少量飲食。亦以喻小利。 辭典解釋
簞食豆羹 dān sì dòu gēng ㄉㄢ ㄙˋ ㄉㄡˋ ㄍㄥ 一竹器飯食,一木碗羹湯。指簡陋的食物。
《孟子.盡心下》:「好名之人,能讓千乘之國;茍非其人,簞食豆羹見于色。」
網絡解釋
【解釋】一簞飯食,一豆羹湯。謂少量飲食。亦以喻小利。《孟子·盡心下》:“好名之人能讓千乘之國,茍非其人,簞食豆羹見于色。” 宋 蘇軾 《伊尹論》:“天下之富,是簞食豆羹之積也。”
“簞食豆羹”的單字解釋
【簞】:同“簞”。
【食】:[shí]1.吃。特指吃飯:食肉。廢寢忘食。2.吃的東西:面食。小雞覓食。豐衣足食。3.供食用或調味用的:食糖。食鹽。4.人所見到的日、月虧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現象:日食。月食。[sì]拿東西給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酈食其(jī)(漢朝人)。
【豆】:1.雙子葉植物的一科,木本、草本植物都有,如“紫檀”、“槐樹”、“黃豆”、“綠豆”、“紅豆”、“豌豆”、“落花生”等,日常統稱豆類植物,亦指這些植物的種子:豆科。豆子。豆莢(豆角兒)。豆漿。豆綠。煮豆燃萁。目光如豆。2.形狀像豆粒的東西:土豆兒。3.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狀像高腳盤:俎豆。4.姓。
【羹】:用蒸、煮等方法烹制的糊狀或帶濃汁的食品:雞蛋羹。
“簞食豆羹”的相關詞語
* 簞食豆羹的讀音是:dān shí dòu gēng,簞食豆羹的意思:【解釋】一簞飯食,一豆羹湯。謂少量飲食。亦以喻小利。《孟子·盡心下》:“好名之人能讓千乘之國,茍非其人,簞食豆羹見于色。” 宋 蘇軾 《伊尹論》:“天下之富,是簞食豆羹之積也。”
基本解釋
一簞飯食﹐一豆羹湯。謂少量飲食。亦以喻小利。辭典解釋
簞食豆羹 dān sì dòu gēng ㄉㄢ ㄙˋ ㄉㄡˋ ㄍㄥ一竹器飯食,一木碗羹湯。指簡陋的食物。
《孟子.盡心下》:「好名之人,能讓千乘之國;茍非其人,簞食豆羹見于色。」
【解釋】一簞飯食,一豆羹湯。謂少量飲食。亦以喻小利。《孟子·盡心下》:“好名之人能讓千乘之國,茍非其人,簞食豆羹見于色。” 宋 蘇軾 《伊尹論》:“天下之富,是簞食豆羹之積也。”
【簞】:同“簞”。
【食】:[shí]1.吃。特指吃飯:食肉。廢寢忘食。2.吃的東西:面食。小雞覓食。豐衣足食。3.供食用或調味用的:食糖。食鹽。4.人所見到的日、月虧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現象:日食。月食。[sì]拿東西給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酈食其(jī)(漢朝人)。
【豆】:1.雙子葉植物的一科,木本、草本植物都有,如“紫檀”、“槐樹”、“黃豆”、“綠豆”、“紅豆”、“豌豆”、“落花生”等,日常統稱豆類植物,亦指這些植物的種子:豆科。豆子。豆莢(豆角兒)。豆漿。豆綠。煮豆燃萁。目光如豆。2.形狀像豆粒的東西:土豆兒。3.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狀像高腳盤:俎豆。4.姓。
【羹】:用蒸、煮等方法烹制的糊狀或帶濃汁的食品:雞蛋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