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讀音 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意思
經濟技術開發區 經濟技術開發區(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是中國最早在沿海開放城市設立的以發展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工業為主的特定區域,后來在全國范圍內設立,實行經濟特區的某些較為特殊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從發展模式看,增加區域經濟總量是其直接目標,以外來投資拉動為主,產業以制造加工業為主。 據《2013中國開發區投資建設與轉型升級研究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達到171個,其中東部84家,中部49家,西部38家,遍及全國各個省市區,普遍成為所在地區重要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極。
- 經
- 濟
- 技
- 術
- 開
- 發
- 區
“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īng jì jì shù kāi fā qū]
- 漢字注音:
- ㄐㄧㄥ ㄐㄧˋ ㄐㄧˋ ㄕㄨˋ ㄎㄞ ㄈㄚ ㄑㄩ
- 簡繁字形:
- 經濟技術開發區
- 是否常用:
- 否
“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我國以發展高級科技產品、引進世界新技術為目的而設置的獨立經濟區域。在這些區域內,采取經濟特區的若干政策,給外商以優惠待遇。辭典解釋
經濟技術開發區 jīng jì jì shù kāi fā qū ㄐㄧㄥ ㄐㄧˋ ㄐㄧˋ ㄕㄨˋ ㄎㄞ ㄈㄚ ㄑㄩ 大陸地區指以發展高科技產品,引進世界新技術為目的而設置的獨立經濟區域。
網絡解釋
經濟技術開發區
經濟技術開發區(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是中國最早在沿海開放城市設立的以發展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工業為主的特定區域,后來在全國范圍內設立,實行經濟特區的某些較為特殊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從發展模式看,增加區域經濟總量是其直接目標,以外來投資拉動為主,產業以制造加工業為主。
據《2013中國開發區投資建設與轉型升級研究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達到171個,其中東部84家,中部49家,西部38家,遍及全國各個省市區,普遍成為所在地區重要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極。
“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單字解釋
【經】:同“經”。
【濟】:[jì]1.渡河。2.渡口。3.越過;度過。4.流通;貫通。5.救助。6.調劑;彌補;補益。7.增援;增加。8.停止。9.利用;發揮(作用)。10.成功;成就。11.濡,沾濕。參見“濟濡”。12.充足;齊全。13.引申為好。14.猶及、如,比得上。15.同“霽”。雨雪轉晴。16.通“隮(躋)”。登上;到達。[jǐ]1.古水名。古四瀆之一。2.古水名。發源於河北省·贊皇縣南,東流經高邑縣南,至寧晉縣南,注入泜水。3.見“濟濟”。4.同“擠”。排斥;廢棄。5.過濾。
【技】:1.技能;本領:技術。技巧。絕技。一技之長。黔驢技窮。無所施其技。2.姓。
【術】:見“術1”。
【開】:同“開”。
【發】:1.放射:“彈無虛發”、“百發百中”。2.生長、產生:“發芽”。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秋來發故枝。”3.開始、啟動:“發動”、“先發制人”、“一觸即發”。4.興起:“發跡”。《孟子?告子下》:“舜發於畎畝之中。”5.起程:“出發”。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詞》:“留戀處,蘭舟催發。”《聊齋志異?卷一?青鳳》:“一家皆移什物赴新居,而妾留守,明日即發。”6.啟發:“振聾發聵”。《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7.現露。《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戰國策?魏策四》:“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8.送出、付出:“發放”、“發錢”、“散發傳單”。9.量詞:(1)計算槍、炮、子彈等數量的單位:“手槍裡還剩下四發子彈。”(2)計算槍、炮、子彈等發射數量的單位:“射炮十二發”
【區】:[qū]1.隱匿。2.區域。有一定界限的地方或範疇。3.行政區劃單位:自治區、市轄區、縣轄區等。4.指區政府及其所在地。5.住宅。6.專指小屋。7.畦;畦田。8.區別;劃分。9.小,微小。10.量詞。白玉五雙謂之“區”。11.量詞。所;處。12.量詞。座;尊。13.同“驅”。[ōu]1.量器名。2.古代農民播種時所開的穴或溝謂之“區”。3.見“區脫”。4.姓。
“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相關詞語
* 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讀音是:jīng jì jì shù kāi fā qū,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意思:經濟技術開發區 經濟技術開發區(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是中國最早在沿海開放城市設立的以發展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工業為主的特定區域,后來在全國范圍內設立,實行經濟特區的某些較為特殊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從發展模式看,增加區域經濟總量是其直接目標,以外來投資拉動為主,產業以制造加工業為主。 據《2013中國開發區投資建設與轉型升級研究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達到171個,其中東部84家,中部49家,西部38家,遍及全國各個省市區,普遍成為所在地區重要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極。
基本解釋
我國以發展高級科技產品、引進世界新技術為目的而設置的獨立經濟區域。在這些區域內,采取經濟特區的若干政策,給外商以優惠待遇。辭典解釋
經濟技術開發區 jīng jì jì shù kāi fā qū ㄐㄧㄥ ㄐㄧˋ ㄐㄧˋ ㄕㄨˋ ㄎㄞ ㄈㄚ ㄑㄩ大陸地區指以發展高科技產品,引進世界新技術為目的而設置的獨立經濟區域。
經濟技術開發區
經濟技術開發區(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是中國最早在沿海開放城市設立的以發展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工業為主的特定區域,后來在全國范圍內設立,實行經濟特區的某些較為特殊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從發展模式看,增加區域經濟總量是其直接目標,以外來投資拉動為主,產業以制造加工業為主。據《2013中國開發區投資建設與轉型升級研究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達到171個,其中東部84家,中部49家,西部38家,遍及全國各個省市區,普遍成為所在地區重要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極。
【經】:同“經”。
【濟】:[jì]1.渡河。2.渡口。3.越過;度過。4.流通;貫通。5.救助。6.調劑;彌補;補益。7.增援;增加。8.停止。9.利用;發揮(作用)。10.成功;成就。11.濡,沾濕。參見“濟濡”。12.充足;齊全。13.引申為好。14.猶及、如,比得上。15.同“霽”。雨雪轉晴。16.通“隮(躋)”。登上;到達。[jǐ]1.古水名。古四瀆之一。2.古水名。發源於河北省·贊皇縣南,東流經高邑縣南,至寧晉縣南,注入泜水。3.見“濟濟”。4.同“擠”。排斥;廢棄。5.過濾。
【技】:1.技能;本領:技術。技巧。絕技。一技之長。黔驢技窮。無所施其技。2.姓。
【術】:見“術1”。
【開】:同“開”。
【發】:1.放射:“彈無虛發”、“百發百中”。2.生長、產生:“發芽”。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秋來發故枝。”3.開始、啟動:“發動”、“先發制人”、“一觸即發”。4.興起:“發跡”。《孟子?告子下》:“舜發於畎畝之中。”5.起程:“出發”。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詞》:“留戀處,蘭舟催發。”《聊齋志異?卷一?青鳳》:“一家皆移什物赴新居,而妾留守,明日即發。”6.啟發:“振聾發聵”。《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7.現露。《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戰國策?魏策四》:“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8.送出、付出:“發放”、“發錢”、“散發傳單”。9.量詞:(1)計算槍、炮、子彈等數量的單位:“手槍裡還剩下四發子彈。”(2)計算槍、炮、子彈等發射數量的單位:“射炮十二發”
【區】:[qū]1.隱匿。2.區域。有一定界限的地方或範疇。3.行政區劃單位:自治區、市轄區、縣轄區等。4.指區政府及其所在地。5.住宅。6.專指小屋。7.畦;畦田。8.區別;劃分。9.小,微小。10.量詞。白玉五雙謂之“區”。11.量詞。所;處。12.量詞。座;尊。13.同“驅”。[ōu]1.量器名。2.古代農民播種時所開的穴或溝謂之“區”。3.見“區脫”。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