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怎么讀 緊的意思
“緊”字共有1個讀音:
[jǐn]

漢字 | 緊 |
---|---|
讀音 |
|
注音 | ㄐㄧㄣˇ |
部首 | [糸] 絞絲底 |
筆畫 | 總筆畫:14 部外:8 |
異體字 | 緊 紾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簡體字形 | 緊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DCA |
其它編碼 | 五筆:ahni 倉頡:sevif 鄭碼:hxz 四角:77903 |
筆順編碼 | 12512554554234 |
筆順筆畫 | 一丨フ一丨フフ丶フフ丶丨ノ丶 |
筆順名稱 | 橫 豎 橫折 橫 豎 豎折/豎彎 橫撇/橫鉤 捺 撇折 撇折 點 豎鉤 撇 點 |
緊字的意思
同“緊”。
緊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緊
jǐn ㄐㄧㄣˇ
◎ 同“緊”。
英語 tense, tight, taut; firm, secure
德語 dicht, eng
法語 tendu,serré,étroit,urgent
緊字的詳細解釋
緊字的辭典解釋
緊ㄐㄧㄣˇjǐn 形
嚴密、不放松。如:「嚴緊」、「管得很緊」。
急迫。如:「緊急」、「緊要」、「緊迫」。
生活困窘、不寬裕。如:「手頭很緊」。
重要。如:「要緊事」。《三國演義·第四九回》:「請暫少住,有緊話說。」
副密合。與「松」相對。如:「緊握筆桿」、「系緊鞋帶」。
加快、不停止。如:「趕緊」、「催得緊」、「緊走幾步」。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走的緊來到荒坡佃,覺我這可撲撲的心頭戰。」
康熙字典解釋
緊【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8畫
《廣韻》《韻會》《正韻》??居忍切,音謹。《說文》纏絲急也。《博雅》糾也。《玉篇》紉也。《唐書·百官志》議定天下州府爲兩輔、六雄、十望、十緊,及上中下之差。
又《集韻》頸忍切,音胗。義同。○按《說文》在臤部,今倂入。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緊【卷三】【臤部】
纏絲急也。從臤,從絲省。糾忍切
說文解字注
(緊)纏絲急也。緊急雙聲。此字別作?。玉篇引成公四年鄭伯?卒。古千古兩二切。?左作堅、公作臤、榖作賢。則別本作?、切古千必矣。臣聲與臤聲一也。而顧書譌作?。釋名云。絹、?也。其絲?厚而疏也。是其譌久矣。集韻養韻作?、舉兩切。先韻作?、緊也。?堅同。經天切。是宋時故有?字。特丁度等不能用正?之譌。又不知卽是緊字耳。春秋鄭伯?。釋文不載。考經字者所當知。從臤。絲省。糾忍切。十二部。
緊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緊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