膫怎么讀 膫的意思
“膫”字共有1個讀音:
[liáo]

漢字 | 膫 |
---|---|
讀音 |
|
注音 | ㄌㄧㄠˊ |
部首 | [月] 月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6 部外:12 |
異體字 | 屪 爒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1AB |
其它編碼 | 五筆:edui 倉頡:bkcf 鄭碼:qgkk 四角:74296 |
筆順編碼 | 3511134432511234 |
筆順筆畫 | ノフ一一一ノ丶丶ノ丨フ一一丨ノ丶 |
筆順名稱 | 撇 橫折鉤 橫 橫 橫 撇 捺 點 撇 豎 橫折 橫 橫 豎鉤 撇 點 |
膫字的意思
膫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膫
liáo ㄌㄧㄠˊ
古同“膋”。男子或雄性動物的生殖器:“灌得肚兒脹,溺得膫兒疼。”中國漢代侯國名。英語 the fat covering the intestines; the omentum
膫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膫 liáo
膫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膫【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洛蕭切《集韻》憐蕭切,??同膋。《說文》牛腸脂也。詩:取其血膫。◎按詩小雅今作膋。
又《集韻》侯國名。在南陽。《前漢·功臣表》膫侯次公。
又《西南夷傳》粵將畢取以軍降,爲膫侯。《註》屬南陽。
又《廣韻》《集韻》力照切《韻會》《正韻》力弔切,??音尞。炙也。《集韻》本作爒。
又《集韻》郞刀切,音勞。腸脂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膫【卷四】【肉部】
牛腸脂也。從肉尞聲。《詩》曰:“取其血膫。”膋,膫或從勞省聲。洛蕭切
說文解字注
(膫)牛腸脂也。從肉。尞聲。洛蕭切。二部。詩曰。取其血膫。小雅信南山文。脟字下云。一曰脟、腸閒肥也。一名膫。然則膫一名脟矣。今按脟葢卽?字之異者。脟膫同訓腸閒脂。與郊特牲注合。
(膋)膫或從勞省聲。今毛詩、禮記皆作膋。
膫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膫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