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聰明的讀音 自作聰明的意思
【解釋】自以為聰明而亂作主張。指過高地估計自己,主觀地辦事。【出處】《尚書·蔡仲之命》:“無作聰明,亂舊章。”宋·洪邁《容齋隨筆》卷十四:“嚴州分水縣,故額草書‘分’字,縣令自作聰明者,謂草體非宜,自真書三字刻而立之。”【近義詞】班門弄斧、自以為是、故作姿態【反義詞】自以為非、自知之明【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 自
- 作
- 聰
- 明
“自作聰明”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ì zuò cōng míng]
- 漢字注音:
- ㄗˋ ㄗㄨㄛˋ ㄘㄨㄥ ㄇㄧㄥˊ
- 簡繁字形:
- 自作聰明
- 是否常用:
- 否
“自作聰明”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自以為聰明而擅作主張。語本《書.蔡仲之命》:"無作聰明﹐亂舊章。" 辭典解釋
自作聰明 zì zuò cōng míng ㄗˋ ㄗㄨㄛˋ ㄘㄨㄥ ㄇㄧㄥˊ 自以為聰明而率然逞能。
《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自作聰明,曰徒執己見。」
英語 to think oneself clever (idiom)?
德語 besserwisserisch
網絡解釋
【解釋】自以為聰明而亂作主張。指過高地估計自己,主觀地辦事。
【出處】《尚書·蔡仲之命》:“無作聰明,亂舊章。”宋·洪邁《容齋隨筆》卷十四:“嚴州分水縣,故額草書‘分’字,縣令自作聰明者,謂草體非宜,自真書三字刻而立之。”
【近義詞】班門弄斧、自以為是、故作姿態
【反義詞】自以為非、自知之明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自作聰明”的單字解釋
【自】:1.自己:自動。自衛。自愛。自力更生。自言自語。自告奮勇。自顧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當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兩人久別重逢,自有許多話說。3.姓。4.從;由:自小。自此。自古。自遠而近。自北京出發。選自《人民日報》。來自各國的朋友。
【作】:[zuò]1.勞動;勞作:精耕細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槍聲大作。3.寫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裝:作態。裝模作樣。5.當作;作為:過期作廢。6.進行某種活動:同不良傾向作斗爭。自作自受。7.同“做”。[zuō]作坊:小器作。
【聰】:同“聰”。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自作聰明”的相關詞語
* 自作聰明的讀音是:zì zuò cōng míng,自作聰明的意思:【解釋】自以為聰明而亂作主張。指過高地估計自己,主觀地辦事。【出處】《尚書·蔡仲之命》:“無作聰明,亂舊章。”宋·洪邁《容齋隨筆》卷十四:“嚴州分水縣,故額草書‘分’字,縣令自作聰明者,謂草體非宜,自真書三字刻而立之。”【近義詞】班門弄斧、自以為是、故作姿態【反義詞】自以為非、自知之明【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基本解釋
自以為聰明而擅作主張。語本《書.蔡仲之命》:"無作聰明﹐亂舊章。"辭典解釋
自作聰明 zì zuò cōng míng ㄗˋ ㄗㄨㄛˋ ㄘㄨㄥ ㄇㄧㄥˊ自以為聰明而率然逞能。
《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自作聰明,曰徒執己見。」
英語 to think oneself clever (idiom)?
德語 besserwisserisch
【解釋】自以為聰明而亂作主張。指過高地估計自己,主觀地辦事。
【出處】《尚書·蔡仲之命》:“無作聰明,亂舊章。”宋·洪邁《容齋隨筆》卷十四:“嚴州分水縣,故額草書‘分’字,縣令自作聰明者,謂草體非宜,自真書三字刻而立之。”
【近義詞】班門弄斧、自以為是、故作姿態
【反義詞】自以為非、自知之明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自】:1.自己:自動。自衛。自愛。自力更生。自言自語。自告奮勇。自顧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當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兩人久別重逢,自有許多話說。3.姓。4.從;由:自小。自此。自古。自遠而近。自北京出發。選自《人民日報》。來自各國的朋友。
【作】:[zuò]1.勞動;勞作:精耕細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槍聲大作。3.寫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裝:作態。裝模作樣。5.當作;作為:過期作廢。6.進行某種活動:同不良傾向作斗爭。自作自受。7.同“做”。[zuō]作坊:小器作。
【聰】:同“聰”。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