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氣的讀音 芥子氣的意思
芥子氣 芥子氣,即二氯乙基硫( 2,2'-二氯二乙硫醚,β,β'-二氯二乙硫醚,二(2-氯乙基)硫;dichlorodiethyl sulfide,dichloroethylsulfide,bis(2-chloroethyl)sulfide)的俗名,因具有揮發性,有像芥末的味道而得名。主要用于有機合成、藥物(可用于治療某些過度增殖性疾病)及制造軍用毒劑,并由于其在毒劑方面的廣泛使用而聲名狼藉。 屬糜爛性毒劑代表,大鼠靜脈半數致死量為0.7mg/kg。皮膚是中毒的最主要靶器官之一,染毒皮膚后能夠引起紅斑、水腫、起皰、糜爛、壞死并容易造成二次感染,傷口愈合緩慢。較大劑量芥子氣經皮膚、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后可致全身吸收中毒,因此芥子氣中毒的臨床表現呈多樣性。 可裝填在炮彈、火箭彈、地雷及航空布灑器或地面布灑器中使用。可單一或混裝使用等。是迄今生產、儲存乃至使用量最多的一種化學武器,其殺傷占已知化學戰傷亡的八成以上,被稱為“毒劑之王”。 芥子氣至今沒有特效抗毒藥物,僅能采取對癥治療措施。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硫芥子氣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
- 芥
- 子
- 氣
“芥子氣”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iè zǐ qì]
- 漢字注音:
- ㄐㄧㄝ ˋ ㄗˇ ㄑㄧˋ
- 簡繁字形:
- 芥子氣
- 是否常用:
- 是
“芥子氣”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芥子氣 jièzǐqì
[mustard gas] 一種無色油狀液體,有芥末和大蒜氣味。分子式(C 2 H 4 Cl) 2 S,有劇毒,能引起皮膚潰爛,曾用做毒氣
網絡解釋
芥子氣
芥子氣,即二氯乙基硫( 2,2'-二氯二乙硫醚,β,β'-二氯二乙硫醚,二(2-氯乙基)硫;dichlorodiethyl sulfide,dichloroethylsulfide,bis(2-chloroethyl)sulfide)的俗名,因具有揮發性,有像芥末的味道而得名。主要用于有機合成、藥物(可用于治療某些過度增殖性疾病)及制造軍用毒劑,并由于其在毒劑方面的廣泛使用而聲名狼藉。
屬糜爛性毒劑代表,大鼠靜脈半數致死量為0.7mg/kg。皮膚是中毒的最主要靶器官之一,染毒皮膚后能夠引起紅斑、水腫、起皰、糜爛、壞死并容易造成二次感染,傷口愈合緩慢。較大劑量芥子氣經皮膚、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后可致全身吸收中毒,因此芥子氣中毒的臨床表現呈多樣性。
可裝填在炮彈、火箭彈、地雷及航空布灑器或地面布灑器中使用。可單一或混裝使用等。是迄今生產、儲存乃至使用量最多的一種化學武器,其殺傷占已知化學戰傷亡的八成以上,被稱為“毒劑之王”。
芥子氣至今沒有特效抗毒藥物,僅能采取對癥治療措施。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硫芥子氣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
“芥子氣”的單字解釋
【芥】:[jiè]1.〔芥菜〕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種子黃色,味辛辣,磨成粉末,稱“芥末”,作調味品。按用途分為葉用芥菜(如“雪里蕻”);莖用芥菜(如“榨菜”);根用芥菜(如“大頭菜”)。2.小草,喻輕微纖細的事物:草芥。纖芥。芥舟。[gài]〔芥菜〕一年生草本植物,芥菜的變種,葉大,表面多皺紋,葉脈顯著,可食。亦作“蓋菜”。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氣】:1.沒有一定的形狀、體積,能自由散布的物體:氣體。2.呼吸:沒氣了。氣厥。氣促。氣息。一氣呵成。3.自然界寒、曖、陰、晴等現象:氣候。氣溫。氣象。4.鼻子聞到的味:氣味。臭氣。5.人的精神狀態:氣概。氣節。氣魄。氣派。氣餒。6.怒,或使人發怒:不要氣我了。氣惱。氣盛(shèng)。忍氣吞聲。7.欺壓:受氣。8.中醫指能使人體器官發揮機能的動力:氣功。氣血。氣虛。9.中醫指某種癥象:痰氣。濕氣。10.景象:和氣。氣氛。氣韻(文章或書法繪畫的意境或韻味)。
“芥子氣”的相關詞語
* 芥子氣的讀音是:jiè zǐ qì,芥子氣的意思:芥子氣 芥子氣,即二氯乙基硫( 2,2'-二氯二乙硫醚,β,β'-二氯二乙硫醚,二(2-氯乙基)硫;dichlorodiethyl sulfide,dichloroethylsulfide,bis(2-chloroethyl)sulfide)的俗名,因具有揮發性,有像芥末的味道而得名。主要用于有機合成、藥物(可用于治療某些過度增殖性疾病)及制造軍用毒劑,并由于其在毒劑方面的廣泛使用而聲名狼藉。 屬糜爛性毒劑代表,大鼠靜脈半數致死量為0.7mg/kg。皮膚是中毒的最主要靶器官之一,染毒皮膚后能夠引起紅斑、水腫、起皰、糜爛、壞死并容易造成二次感染,傷口愈合緩慢。較大劑量芥子氣經皮膚、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后可致全身吸收中毒,因此芥子氣中毒的臨床表現呈多樣性。 可裝填在炮彈、火箭彈、地雷及航空布灑器或地面布灑器中使用。可單一或混裝使用等。是迄今生產、儲存乃至使用量最多的一種化學武器,其殺傷占已知化學戰傷亡的八成以上,被稱為“毒劑之王”。 芥子氣至今沒有特效抗毒藥物,僅能采取對癥治療措施。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硫芥子氣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
基本解釋
芥子氣 jièzǐqì
[mustard gas] 一種無色油狀液體,有芥末和大蒜氣味。分子式(C 2 H 4 Cl) 2 S,有劇毒,能引起皮膚潰爛,曾用做毒氣
芥子氣
芥子氣,即二氯乙基硫( 2,2'-二氯二乙硫醚,β,β'-二氯二乙硫醚,二(2-氯乙基)硫;dichlorodiethyl sulfide,dichloroethylsulfide,bis(2-chloroethyl)sulfide)的俗名,因具有揮發性,有像芥末的味道而得名。主要用于有機合成、藥物(可用于治療某些過度增殖性疾病)及制造軍用毒劑,并由于其在毒劑方面的廣泛使用而聲名狼藉。屬糜爛性毒劑代表,大鼠靜脈半數致死量為0.7mg/kg。皮膚是中毒的最主要靶器官之一,染毒皮膚后能夠引起紅斑、水腫、起皰、糜爛、壞死并容易造成二次感染,傷口愈合緩慢。較大劑量芥子氣經皮膚、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后可致全身吸收中毒,因此芥子氣中毒的臨床表現呈多樣性。
可裝填在炮彈、火箭彈、地雷及航空布灑器或地面布灑器中使用。可單一或混裝使用等。是迄今生產、儲存乃至使用量最多的一種化學武器,其殺傷占已知化學戰傷亡的八成以上,被稱為“毒劑之王”。
芥子氣至今沒有特效抗毒藥物,僅能采取對癥治療措施。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硫芥子氣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

【芥】:[jiè]1.〔芥菜〕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種子黃色,味辛辣,磨成粉末,稱“芥末”,作調味品。按用途分為葉用芥菜(如“雪里蕻”);莖用芥菜(如“榨菜”);根用芥菜(如“大頭菜”)。2.小草,喻輕微纖細的事物:草芥。纖芥。芥舟。[gài]〔芥菜〕一年生草本植物,芥菜的變種,葉大,表面多皺紋,葉脈顯著,可食。亦作“蓋菜”。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氣】:1.沒有一定的形狀、體積,能自由散布的物體:氣體。2.呼吸:沒氣了。氣厥。氣促。氣息。一氣呵成。3.自然界寒、曖、陰、晴等現象:氣候。氣溫。氣象。4.鼻子聞到的味:氣味。臭氣。5.人的精神狀態:氣概。氣節。氣魄。氣派。氣餒。6.怒,或使人發怒:不要氣我了。氣惱。氣盛(shèng)。忍氣吞聲。7.欺壓:受氣。8.中醫指能使人體器官發揮機能的動力:氣功。氣血。氣虛。9.中醫指某種癥象:痰氣。濕氣。10.景象:和氣。氣氛。氣韻(文章或書法繪畫的意境或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