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機而作的讀音 見機而作的意思
【解釋】看到適當時機立即行動。【出處】《周易·系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示例】富春子見似道舉動非常,懼禍而逃,可謂~者矣,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二十二卷【近義詞】見機而行、相機行事【反義詞】魯莽行事【語法】連動式;作謂語;指看到適當時機立即行動
- 見
- 機
- 而
- 作
“見機而作”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iàn jī ér zuò]
- 漢字注音:
- ㄐㄧㄢˋ ㄐㄧ ㄦˊ ㄗㄨㄛˋ
- 簡繁字形:
- 見機而作
- 是否常用:
- 否
“見機而作”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同"見幾而作"。 辭典解釋
見機而作 jiàn jī ér zuò ㄐㄧㄢˋ ㄐㄧ ㄦˊ ㄗㄨㄛˋ 隨事情發展的形勢而有所因應。
漢.蔡邕〈陳留太守胡碩碑〉:「爰自登朝,進退以方,見機而作,如鴻之翔。」
《周書.卷一二.齊煬王憲傳》:「兵者詭道,去留不定,見機而作,不得遵常。」
近義詞
相機行事
網絡解釋
【解釋】看到適當時機立即行動。
【出處】《周易·系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示例】富春子見似道舉動非常,懼禍而逃,可謂~者矣,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二十二卷
【近義詞】見機而行、相機行事
【反義詞】魯莽行事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指看到適當時機立即行動
“見機而作”的單字解釋
【見】:[jiàn]1.看見;看到。2.謁見;拜見。3.見面;會見。4.指接見。5.遇到;接觸。6.見解;見識。7.引申為主意,辦法。8.知道;覺得。9.引申為辨別。10.聽說;聽見;聽到。11.比試;較量。12.預料;想見。13.希望;打算。14.用在動詞前面表示被動。相當於被,受到。15.用在動詞前面,稱代自己。16.助詞。表示動作持續。17.用在動詞後面。表示結果。18.用在動詞前面。表示謙抑、客套。19.用在表示長寬、體積等數量詞後面。表示約數。20.方言。猶每。[xiàn]1.“現”的古字。顯現;顯露。2.“現”的古字。顯示;表示。3.“現”的古字。現在。4.“現”的古字。現成。5.介紹;薦舉。6.進獻。
【機】:同“機”。
【而】: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而艱巨的任務。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而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難而畏懼而退卻而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而來。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因公而死。視情況而定。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5.姓。
【作】:[zuò]1.勞動;勞作:精耕細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槍聲大作。3.寫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裝:作態。裝模作樣。5.當作;作為:過期作廢。6.進行某種活動:同不良傾向作斗爭。自作自受。7.同“做”。[zuō]作坊:小器作。
“見機而作”的相關詞語
* 見機而作的讀音是:jiàn jī ér zuò,見機而作的意思:【解釋】看到適當時機立即行動。【出處】《周易·系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示例】富春子見似道舉動非常,懼禍而逃,可謂~者矣,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二十二卷【近義詞】見機而行、相機行事【反義詞】魯莽行事【語法】連動式;作謂語;指看到適當時機立即行動
基本解釋
同"見幾而作"。辭典解釋
見機而作 jiàn jī ér zuò ㄐㄧㄢˋ ㄐㄧ ㄦˊ ㄗㄨㄛˋ隨事情發展的形勢而有所因應。
漢.蔡邕〈陳留太守胡碩碑〉:「爰自登朝,進退以方,見機而作,如鴻之翔。」
《周書.卷一二.齊煬王憲傳》:「兵者詭道,去留不定,見機而作,不得遵常。」
近義詞
相機行事【解釋】看到適當時機立即行動。
【出處】《周易·系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示例】富春子見似道舉動非常,懼禍而逃,可謂~者矣,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二十二卷
【近義詞】見機而行、相機行事
【反義詞】魯莽行事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指看到適當時機立即行動
【見】:[jiàn]1.看見;看到。2.謁見;拜見。3.見面;會見。4.指接見。5.遇到;接觸。6.見解;見識。7.引申為主意,辦法。8.知道;覺得。9.引申為辨別。10.聽說;聽見;聽到。11.比試;較量。12.預料;想見。13.希望;打算。14.用在動詞前面表示被動。相當於被,受到。15.用在動詞前面,稱代自己。16.助詞。表示動作持續。17.用在動詞後面。表示結果。18.用在動詞前面。表示謙抑、客套。19.用在表示長寬、體積等數量詞後面。表示約數。20.方言。猶每。[xiàn]1.“現”的古字。顯現;顯露。2.“現”的古字。顯示;表示。3.“現”的古字。現在。4.“現”的古字。現成。5.介紹;薦舉。6.進獻。
【機】:同“機”。
【而】: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而艱巨的任務。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而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難而畏懼而退卻而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而來。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因公而死。視情況而定。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5.姓。
【作】:[zuò]1.勞動;勞作:精耕細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槍聲大作。3.寫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裝:作態。裝模作樣。5.當作;作為:過期作廢。6.進行某種活動:同不良傾向作斗爭。自作自受。7.同“做”。[zuō]作坊:小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