覲怎么讀 覲的意思

漢字 | 覲 |
---|---|
讀音 |
|
注音 | ㄐㄧㄣˋ |
部首 | [見] 見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8 部外:11 |
異體字 | 覲 ??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覲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9B2 |
其它編碼 | 五筆:akgq 倉頡:tmbuu 鄭碼:eacl 四角:46112 |
筆順編碼 | 122125111212511135 |
筆順筆畫 | 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一丨一丨フ一一一ノフ |
筆順名稱 | 橫 豎 豎 橫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 提 豎 橫折 橫 橫 橫 撇 豎彎鉤 |
覲字的意思
同“覲”。
覲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覲
jìn ㄐㄧㄣˋ
◎ 同“覲”。
英語 have imperial audience
法語 (histoire)? avoir une audience avec l'Empereur
覲字的詳細解釋
覲字的辭典解釋
下級人員進見君主或上級長官。如:「朝覲」、「覲見」。《孟子·萬章上》:「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新唐書·卷二二四·叛臣傳上·李锜傳》:「憲宗即位,不假借方鎮,故倔彊者稍稍入朝。锜不自安,亦三請覲。」
拜會、訪謁。《左傳·昭公十六年》:「宣子私覲于子產。」《文選·張衡·西京賦》:「昔者大帝說秦繆公而覲之,饗以鈞天廣樂。」
覲ㄐㄧㄣˋ?jìn(一)?之又音。
康熙字典解釋
覲【酉集上】【見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集韻》《韻會》渠吝切《正韻》具吝切,??音僅。《爾雅·釋詁》覲,見也。《疏》下見上也。《書·舜典》乃日覲四岳羣牧。《禮·曲禮》天子當依而立,諸侯北面而見天子曰覲。《註》春見曰朝,秋見曰覲。《周禮·春官·大宗伯註》覲之言勤也,欲其勤王之事。
又《韻會》通作殣。《前漢·禮樂志·郊祀歌》殣冀親以肆章。《註》殣,音覲,見也。
又葉渠巾切,音?。《蔡邕·筆賦》紀三皇之功伐兮,表八百之肆覲。傳六經而綴百代兮,建皇極而敘彝倫。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覲【卷八】【見部】
諸矦秋朝曰覲,勞王事。從見堇聲。渠吝切
說文解字注
(覲)諸矦秋朝曰覲。勤勞王事也。勤也二字舊奪。今補。大宗伯。以賓禮親邦國。春見曰朝。秋見曰覲。鄭曰。覲之言勤也。欲其勤王之事。按鄭與許合。?韻爲訓。異義。朝名。公羊說。諸矦四時見天子及相聘皆曰朝。以朝時行禮卒而相逢於路曰遇。古周禮說。春曰朝。夏曰宗。秋曰覲。冬曰遇。謹案。禮有覲經。詩曰。韓矦入覲。書曰。江漢朝宗于海。知其朝覲宗遇之禮。從周禮說。鄭駁曰。此皆有似不爲古昔覲禮。諸矦前朝皆受舍於朝。朝通名也。秋之言覲。據時所用。按此條許鄭本無異。不得云駁也。鄭目錄云。朝宗禮?。覲遇禮省。是以享獻不見焉。是鄭謂周禮四者、名殊禮異也。從見。堇聲。渠吝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