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無所出的讀音 計無所出的意思
【解釋】計:計策,辦法。想不出什么辦法。【出處】《三國志·蜀志·譙周傳》:“后主使群臣會議,計無所出。”【示例】眾人~,只得走轉來,把盧生光景說了一遍。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五【近義詞】無計可施、走投無路【語法】主謂式;作謂語;指想不出什么辦法
- 計
- 無
- 所
- 出
“計無所出”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ì wú suǒ chū]
- 漢字注音:
- ㄐㄧˋ ㄨˊ ㄙㄨㄛˇ ㄔㄨ
- 簡繁字形:
- 計無所出
- 是否常用:
- 否
“計無所出”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謂走投無路﹐無法可想。 辭典解釋
計無所出 jì wú suǒ chū ㄐㄧˋ ㄨˊ ㄙㄨㄛˇ ㄔㄨ 毫無辦法。《晉書.卷六八.顧榮傳》:「昔賊臣陳敏憑寵藉權,滔天作亂,兄弟姻婭盤固州郡,威逼士庶以為臣仆,于時賢愚計無所出。」宋.蘇軾〈代侯公說項羽辭〉:「賈還,漢王不懌者累日,左右計無所出。」也作「計無所施」。
近義詞
束手無策,無法可想,無計可施
網絡解釋
【解釋】計:計策,辦法。想不出什么辦法。
【出處】《三國志·蜀志·譙周傳》:“后主使群臣會議,計無所出。”
【示例】眾人~,只得走轉來,把盧生光景說了一遍。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五
【近義詞】無計可施、走投無路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指想不出什么辦法
“計無所出”的單字解釋
【計】:同“計”。
【無】:同“無”。
【所】:1.處所:場所。住所。各得其所。2.明代駐兵的地點,大的叫千戶所,小的叫百戶所(后來只用于地名):海陽所(在山東)。前所(在浙江)。后所(在山西)。沙后所(在遼寧)。3.用作機關或其他辦事地方的名稱:研究所。派出所。診療所。指揮所。招待所。4.a)用于房屋:這所房子。b)用于學校等:一所醫院。兩所學校。5.姓。6.跟“為”或“被”合用,表示被動:為人所笑。看問題片面,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7.用在做定語的主謂結構的動詞前面,表示中心詞是受事:我所認識的人。大家所提的意見。8.用在“是…的”中的名詞、代詞和動詞之間,強調施事和動作的關系:全國的形勢,是同志們所關心的。9.用在動詞前面,跟動詞構成體詞結構:各盡所能。聞所未聞。
【出】:1.從里面到外面(跟“進、入”相對):出來。出去。出門。出國。出院。2.來到:出席。出場。3.超出:出軌。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錢。出布告。出題目。出主意。5.出產;產生:出煤。出木材。我們廠里出了不少勞動模范。6.發生:出問題。這事兒出在1962年。7.出版: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書。8.發出;發泄:出芽兒。出汗。出天花。出氣。9.引文、典故等見于某處:語出《老子》。10.顯露:出名。出面。出頭。出洋相。11.顯得量多:機米做飯出飯。這面蒸饅頭出數兒。12.支出:出納。量入為出。13.跟“往”連用,表示向外:散會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的一個獨立劇目也叫一出:三出戲。15.趨向動詞。用在動詞后表示向外、顯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張紙。跑出大門。看出問題。做出成績。
“計無所出”的相關詞語
* 計無所出的讀音是:jì wú suǒ chū,計無所出的意思:【解釋】計:計策,辦法。想不出什么辦法。【出處】《三國志·蜀志·譙周傳》:“后主使群臣會議,計無所出。”【示例】眾人~,只得走轉來,把盧生光景說了一遍。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五【近義詞】無計可施、走投無路【語法】主謂式;作謂語;指想不出什么辦法
基本解釋
謂走投無路﹐無法可想。辭典解釋
計無所出 jì wú suǒ chū ㄐㄧˋ ㄨˊ ㄙㄨㄛˇ ㄔㄨ毫無辦法。《晉書.卷六八.顧榮傳》:「昔賊臣陳敏憑寵藉權,滔天作亂,兄弟姻婭盤固州郡,威逼士庶以為臣仆,于時賢愚計無所出。」宋.蘇軾〈代侯公說項羽辭〉:「賈還,漢王不懌者累日,左右計無所出。」也作「計無所施」。
近義詞
束手無策,無法可想,無計可施【解釋】計:計策,辦法。想不出什么辦法。
【出處】《三國志·蜀志·譙周傳》:“后主使群臣會議,計無所出。”
【示例】眾人~,只得走轉來,把盧生光景說了一遍。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五
【近義詞】無計可施、走投無路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指想不出什么辦法
【計】:同“計”。
【無】:同“無”。
【所】:1.處所:場所。住所。各得其所。2.明代駐兵的地點,大的叫千戶所,小的叫百戶所(后來只用于地名):海陽所(在山東)。前所(在浙江)。后所(在山西)。沙后所(在遼寧)。3.用作機關或其他辦事地方的名稱:研究所。派出所。診療所。指揮所。招待所。4.a)用于房屋:這所房子。b)用于學校等:一所醫院。兩所學校。5.姓。6.跟“為”或“被”合用,表示被動:為人所笑。看問題片面,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7.用在做定語的主謂結構的動詞前面,表示中心詞是受事:我所認識的人。大家所提的意見。8.用在“是…的”中的名詞、代詞和動詞之間,強調施事和動作的關系:全國的形勢,是同志們所關心的。9.用在動詞前面,跟動詞構成體詞結構:各盡所能。聞所未聞。
【出】:1.從里面到外面(跟“進、入”相對):出來。出去。出門。出國。出院。2.來到:出席。出場。3.超出:出軌。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錢。出布告。出題目。出主意。5.出產;產生:出煤。出木材。我們廠里出了不少勞動模范。6.發生:出問題。這事兒出在1962年。7.出版: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書。8.發出;發泄:出芽兒。出汗。出天花。出氣。9.引文、典故等見于某處:語出《老子》。10.顯露:出名。出面。出頭。出洋相。11.顯得量多:機米做飯出飯。這面蒸饅頭出數兒。12.支出:出納。量入為出。13.跟“往”連用,表示向外:散會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的一個獨立劇目也叫一出:三出戲。15.趨向動詞。用在動詞后表示向外、顯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張紙。跑出大門。看出問題。做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