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怎么讀 訪的意思
“訪”字共有1個讀音:
[fǎng]

漢字 | 訪 |
---|---|
讀音 |
|
注音 | ㄈㄤˇ |
部首 | [言] 言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1 部外:4 |
異體字 | 昘 訪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訪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A2A |
其它編碼 | 五筆:yyn|yyt 倉頡:yryhs 鄭碼:ssy 四角:00627 |
筆順編碼 | 41112514153 |
筆順筆畫 | 丶一一一丨フ一丶一フノ |
筆順名稱 | 點 橫 橫 橫 豎 橫折 橫 點 橫 橫折鉤 撇 |
訪字的意思
同“訪”。
訪字的基本解釋
訪字的詳細解釋
訪字的辭典解釋
訪ㄈㄤˇfǎng 動
詢問、征詢。《左傳·哀公十一年》:「季孫欲以田賦,使冉有訪諸仲尼。」
調查、偵察。如:「明察暗訪」。《三國志·卷一二·魏書·崔琰傳》:「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訪于外。」
尋求、探尋。《晉書·卷九一·儒林傳·序》:「于是傍求蠹簡,博訪遺書。」宋·蘇軾〈石鐘山記〉:「至唐李渤始訪甚遺蹤,得雙石于潭上。」
探望、拜望。如:「探訪」、「拜訪」。《宋史·卷四五九·卓行傳·巢谷傳》:「谷獨慨然自眉山誦言欲徒步訪兩蘇,聞者皆笑其狂。」
名姓。如唐代有訪式。
康熙字典解釋
訪【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敷亮切,妨去聲。《說文》汎謀曰訪。《徐曰》此言汎謀,謂廣問於人也。《爾雅·釋詁》謀也。《玉篇》問也。《書·洪範》王訪于箕子。《傳》謂就而問之也。《周禮·春官》受納訪以詔王聽治。《註》納謀于王也。
又議也。《楚語》敎之令,使訪物官。《註》訪,議也。物事也。使議知百官之事也。
又《增韻》及也,見也。《字彙》謁見也。
又方也。《前漢·高五王傳》訪以呂氏,故幾亂天下。《註》訪,猶方也。《字彙補》與昉義同。
又官名。《遼史·百官志》太宗會同三年,命于骨鄰爲採訪使。
又姓。唐進士訪式。
又《正字通》??罔切,芳上聲。義同。字彙泥說文,孫愐敷亮切,槩讀作去聲,非是。
又《篇海》別作??。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訪【卷三】【言部】
汎謀曰訪。從言方聲。敷亮切
說文解字注
(訪)汎謀曰訪。汎與訪雙聲。方與旁古通用。溥也。洪範。王訪于箕子。晉語。文王諏於蔡原而訪於辛尹。韋曰。諏訪皆謀也。本釋詁。許於方聲別之曰汎謀。從言。方聲。敷亮切。十部。
訪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訪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