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人子弟的讀音 誤人子弟的意思
【解釋】誤:耽誤。指因無才或不負責任而耽誤人家后輩學生。【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19回:“先生犯了這樣小錯,就要打手心,那終日曠功誤人子弟的,豈不都要打殺么?”【示例】不料‘思想權威者’或‘思想界先驅者’這一頂‘紙糊的假冠’,竟又是如此~。 ◎魯迅《華蓋集續編的續編·廈門通信三》
- 誤
- 人
- 子
- 弟
“誤人子弟”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ù rén zǐ dì]
- 漢字注音:
- ㄨˋ ㄖㄣˊ ㄗˇ ㄉㄧˋ
- 簡繁字形:
- 誤人子弟
- 是否常用:
- 是
“誤人子弟”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誤人子弟 wùrénzǐdì
[misteach;mislead and harm the young people;lead the young generationastray] 師長因水平低下或不盡職盡力而耽誤了生徒的學業和前程
辭典解釋
誤人子弟 wù rén zǐ dì ㄨˋ ㄖㄣˊ ㄗˇ ㄉㄧˋ 耽誤了學生的學習目的、方法、時機等。通常用以譏罵不稱職的老師。
《鏡花緣.第一九回》:「先生犯了這樣小錯,就要打手心,那終日曠功誤人子弟的,豈不都要打殺么?」
英語 (of a lazy or incompetent teacher)? to hamper students' progress, (of media)? to propagate errors, to lead people astray
網絡解釋
【解釋】誤:耽誤。指因無才或不負責任而耽誤人家后輩學生。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19回:“先生犯了這樣小錯,就要打手心,那終日曠功誤人子弟的,豈不都要打殺么?”
【示例】不料‘思想權威者’或‘思想界先驅者’這一頂‘紙糊的假冠’,竟又是如此~。 ◎魯迅《華蓋集續編的續編·廈門通信三》
“誤人子弟”的單字解釋
【誤】:同“誤”。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誤人子弟”的相關詞語
* 誤人子弟的讀音是:wù rén zǐ dì,誤人子弟的意思:【解釋】誤:耽誤。指因無才或不負責任而耽誤人家后輩學生。【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19回:“先生犯了這樣小錯,就要打手心,那終日曠功誤人子弟的,豈不都要打殺么?”【示例】不料‘思想權威者’或‘思想界先驅者’這一頂‘紙糊的假冠’,竟又是如此~。 ◎魯迅《華蓋集續編的續編·廈門通信三》
基本解釋
誤人子弟 wùrénzǐdì
[misteach;mislead and harm the young people;lead the young generationastray] 師長因水平低下或不盡職盡力而耽誤了生徒的學業和前程
辭典解釋
誤人子弟 wù rén zǐ dì ㄨˋ ㄖㄣˊ ㄗˇ ㄉㄧˋ耽誤了學生的學習目的、方法、時機等。通常用以譏罵不稱職的老師。
《鏡花緣.第一九回》:「先生犯了這樣小錯,就要打手心,那終日曠功誤人子弟的,豈不都要打殺么?」
英語 (of a lazy or incompetent teacher)? to hamper students' progress, (of media)? to propagate errors, to lead people astray
【解釋】誤:耽誤。指因無才或不負責任而耽誤人家后輩學生。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19回:“先生犯了這樣小錯,就要打手心,那終日曠功誤人子弟的,豈不都要打殺么?”
【示例】不料‘思想權威者’或‘思想界先驅者’這一頂‘紙糊的假冠’,竟又是如此~。 ◎魯迅《華蓋集續編的續編·廈門通信三》

【誤】:同“誤”。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