讁怎么讀 讁的意思
“讁”字共有1個讀音:
[zhé]

漢字 | 讁 |
---|---|
讀音 |
|
注音 | ㄓㄜˊ |
部首 | [言] 言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21 部外:14 |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B81 |
其它編碼 | 五筆:yump|yyup 倉頡:yryyb 鄭碼:sslw 四角:00632 |
筆順編碼 | 411125141432512251454 |
筆順筆畫 | 丶一一一丨フ一丶一丶ノ丨フ一丨丨フ一丶フ丶 |
筆順名稱 | 點 橫 橫 橫 豎 橫折 橫 點 橫 點 撇 豎 橫折鉤 橫 豎 豎 橫折 橫 點 橫折折撇 捺 |
讁字的意思
同“謫”。
讁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讁
zhé ㄓㄜˊ
◎ 同“謫”。
英語 punish; fault, blame, reprove
法語 dégrader un haut fonctionnaire et l'envoyer dans un lieu lointain,critiquer,blamer
讁字的詳細解釋
讁字的辭典解釋
讁
「謫 」的異體字。
康熙字典解釋
讁【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22畫,部外筆畫:15畫
《廣韻》同謫。《小爾雅》責也。《詩·邶風》室人交徧讁我。《傳》責也。《周語》秦師必有讁。《註》猶咎也。《前漢·武帝紀》發責吏穿昆明池。《師古註》吏有罪者,發而役之。
又《揚子·方言》過也。南楚以南,凡相非議人謂之讁。《郭註》讁,音賾,謂罪過也。亦音適,罪罰也。
又《集韻》通作適。《詩·商頌》勿予禍適。《毛傳》過也。韓詩云:數也。《朱傳》適、讁通。《前漢·武帝紀》發天下七科讁出朔方。《史記·大宛傳》作七科適。
說文解字解釋
讁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讁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