諧辭的讀音 諧辭的意思
諧辭 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隱》:“隱語之用,被于紀傳。大者興治濟身,其次弼違曉惑。蓋意生於權譎,而事出於機急。與夫諧辭,可相表里者也。”
- 諧
- 辭
“諧辭”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ié cí]
- 漢字注音:
- ㄒㄧㄝ ˊ ㄘˊ
- 簡繁字形:
- 諧辭
- 是否常用:
- 否
“諧辭”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戲謔之辭。
網絡解釋
諧辭
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隱》:“隱語之用,被于紀傳。大者興治濟身,其次弼違曉惑。蓋意生於權譎,而事出於機急。與夫諧辭,可相表里者也。”
“諧辭”的單字解釋
【諧】:1.和諧:諧音。諧調。2.(事情)商量好;辦妥(多指跟別人打交道的事情):事諧之后,即可動身。3.詼諧:諧謔。諧戲。亦莊亦諧。
【辭】:1.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學體裁。2.言語文詞:辭令。修辭。3.告別:辭行。4.不接受;請求離去:辭謝。辭職。5.解雇:辭退。他被老板辭了。6.躲避;推托:萬死不辭。不辭辛苦。
“諧辭”的相關成語
“諧辭”的相關詞語
* 諧辭的讀音是:xié cí,諧辭的意思:諧辭 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隱》:“隱語之用,被于紀傳。大者興治濟身,其次弼違曉惑。蓋意生於權譎,而事出於機急。與夫諧辭,可相表里者也。”
基本解釋
戲謔之辭。諧辭
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隱》:“隱語之用,被于紀傳。大者興治濟身,其次弼違曉惑。蓋意生於權譎,而事出於機急。與夫諧辭,可相表里者也。”
【諧】:1.和諧:諧音。諧調。2.(事情)商量好;辦妥(多指跟別人打交道的事情):事諧之后,即可動身。3.詼諧:諧謔。諧戲。亦莊亦諧。
【辭】:1.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學體裁。2.言語文詞:辭令。修辭。3.告別:辭行。4.不接受;請求離去:辭謝。辭職。5.解雇:辭退。他被老板辭了。6.躲避;推托:萬死不辭。不辭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