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辭的讀音 文辭的意思
文辭 文辭,漢語詞匯。 拼音:wén cí 釋義:1、言詞動聽的辭令,2、文章。
- 文
- 辭
“文辭”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én cí]
- 漢字注音:
- ㄨㄣˊ ㄘˊ
- 簡繁字形:
- 文辭
- 是否常用:
- 是
“文辭”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言詞動聽的辭令。亦作“文詞 ”。文章。辭典解釋
文辭 wén cí ㄨㄣˊ ㄘˊ 辭藻、文章。《史記.卷六○.三王世家》:「天子恭讓,群臣守義,文辭爛然,甚可觀也。」也作「文詞」。
網絡解釋
文辭
文辭,漢語詞匯。
拼音:wén cí
釋義:1、言詞動聽的辭令,2、文章。
“文辭”的單字解釋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辭】:1.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學體裁。2.言語文詞:辭令。修辭。3.告別:辭行。4.不接受;請求離去:辭謝。辭職。5.解雇:辭退。他被老板辭了。6.躲避;推托:萬死不辭。不辭辛苦。
“文辭”的相關成語
不以辭害志
辭簡義賅
奇辭奧旨
不以詞害意
屬辭比事
辭窮理極
艱深晦澀
辭窮理盡
詞不達意
鐫脾琢腎
青錢學士
絺辭繪句
舞弄文墨
爛若披錦
遒文壯節
舞文巧法
舞文枉法
絕妙好詞
理不勝辭
絺繪章句
“文辭”的相關詞語
“文辭”造句
在筆札上寫下言辭,雖然是各種文辭中的下品,但卻是治理政事的要務。
后代的作家,力求華麗的文辭,放棄實用的美德。
道理正確,合乎常情,文章才有分景,能說服人;文辭簡潔精練,才顯得優美。
真正使曹植名垂竹帛、流芳后世的,是他的詩文辭賦。
這首詩文辭華美,爛若披錦。
這篇文章一針見血,而且文辭相當優美。
這首詩文辭優美,雍容典雅,贏得大家的好評。
屬辭比事原指連綴文辭,排比事實,記載歷史。
藏頭詩:齊心協力創文明,聚仁義忠始于行;文辭詩賦贊和諧,明理尚德鑄本真;舉薦善良助人樂,手牽手堅守誠信;傳承孝慈家和睦,情系中華正氣揚!
荻生徂徠是日本江戶時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和古文辭家,同時還是一位出色的漢語教育家。
* 文辭的讀音是:wén cí,文辭的意思:文辭 文辭,漢語詞匯。 拼音:wén cí 釋義:1、言詞動聽的辭令,2、文章。
基本解釋
言詞動聽的辭令。亦作“文詞 ”。文章。辭典解釋
文辭 wén cí ㄨㄣˊ ㄘˊ辭藻、文章。《史記.卷六○.三王世家》:「天子恭讓,群臣守義,文辭爛然,甚可觀也。」也作「文詞」。
文辭
文辭,漢語詞匯。拼音:wén cí
釋義:1、言詞動聽的辭令,2、文章。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辭】:1.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學體裁。2.言語文詞:辭令。修辭。3.告別:辭行。4.不接受;請求離去:辭謝。辭職。5.解雇:辭退。他被老板辭了。6.躲避;推托:萬死不辭。不辭辛苦。
在筆札上寫下言辭,雖然是各種文辭中的下品,但卻是治理政事的要務。
后代的作家,力求華麗的文辭,放棄實用的美德。
道理正確,合乎常情,文章才有分景,能說服人;文辭簡潔精練,才顯得優美。
真正使曹植名垂竹帛、流芳后世的,是他的詩文辭賦。
這首詩文辭華美,爛若披錦。
這篇文章一針見血,而且文辭相當優美。
這首詩文辭優美,雍容典雅,贏得大家的好評。
屬辭比事原指連綴文辭,排比事實,記載歷史。
藏頭詩:齊心協力創文明,聚仁義忠始于行;文辭詩賦贊和諧,明理尚德鑄本真;舉薦善良助人樂,手牽手堅守誠信;傳承孝慈家和睦,情系中華正氣揚!
荻生徂徠是日本江戶時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和古文辭家,同時還是一位出色的漢語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