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白皮書的讀音 貿易白皮書的意思
辭典解釋貿易白皮書 mào yì bái pí shū 政府對貿易問題所作的官方立場及政策聲明。
- 貿
- 易
- 白
- 皮
- 書
“貿易白皮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ào yì bái pí shū]
- 漢字注音:
- ㄇㄠˋ ㄧˋ ㄅㄞˊ ㄆㄧˊ ㄕㄨ
- 簡繁字形:
- 貿易白皮書
- 是否常用:
- 否
“貿易白皮書”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貿易白皮書 mào yì bái pí shū ㄇㄠˋ ㄧˋ ㄅㄞˊ ㄆㄧˊ ㄕㄨ 政府對貿易問題所作的官方立場及政策聲明。
網絡解釋
“貿易白皮書”的單字解釋
【貿】:1.“貿”的繁體字。2.交換、交易。《詩經?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唐?柳宗元《鈷鉧潭記》:“不勝官租私券之委積,既芟山而更居,願以潭上田貿財以緩禍。”3.買賣:“貿易”。4.變易。《北周?庾信?擬連珠》:“蓋聞市朝遷貿,山川悠遠,是以狐兔所處。”《北史?卷六十四?韋孝寬等傳?論曰》:“雖陵谷遷貿,終以雅正自居。”5.錯雜。《宋?裴駰?史記集解序》:“考較此書,文句不同,有多有少,莫辯其實,而世之惑者,定彼從此,是非相貿,真偽舛雜。”6.冒失、莽撞:“貿然”。7.姓。如漢代有貿充國。
【易】:1.做起來不費事的;容易(跟“難”相對):簡易。輕易。易如反掌。顯而易見。得來不易。2.平和:平易近人。3.輕視。4.改變;變換:變易。易名。移風易俗。不易之論。5.交換:貿易。交易。易貨協定。以物易物。6.姓。
【白】:1.像霜或雪的顏色(跟“黑”相對)。2.光亮;明亮:東方發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沒有加上什么東西的;空白:白卷。白飯。白開水。一窮二白。5.沒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費力氣。6.無代價;無報償:白吃。白給。白看戲。7.象征反動:白軍。白區。8.指喪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輕視或不滿: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錯誤:寫白字。把字念白了。12.說明;告訴;陳述:表白。辯白。告白。13.戲曲或歌劇中在唱詞之外用說話腔調說的語句:道白。獨白。對白。14.指地方話:蘇白。15.白話:文白雜糅。半文半白。
【皮】:1.人或生物體表面的一層組織:牛皮。蕎麥皮。碰掉了一塊皮。2.皮子:皮箱。皮鞋。皮襖。3.包在或圍在外面的一層東西:包袱皮兒。新書最好包上皮兒。4.(皮兒)表面:地皮。水皮兒。5.(皮兒)某些薄片狀的東西:鉛皮。豆腐皮兒。6.有韌性的:皮糖。7.酥脆的東西受潮后變韌:花生放皮了,吃起來不香了。8.頑皮:調皮。這孩子真皮。9.由于受申斥或責罰次數過多而感覺無所謂:老挨說,他早就皮了。10.姓。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貿易白皮書”的相關詞語
* 貿易白皮書的讀音是:mào yì bái pí shū,貿易白皮書的意思:辭典解釋貿易白皮書 mào yì bái pí shū 政府對貿易問題所作的官方立場及政策聲明。
辭典解釋
貿易白皮書 mào yì bái pí shū ㄇㄠˋ ㄧˋ ㄅㄞˊ ㄆㄧˊ ㄕㄨ政府對貿易問題所作的官方立場及政策聲明。
【貿】:1.“貿”的繁體字。2.交換、交易。《詩經?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唐?柳宗元《鈷鉧潭記》:“不勝官租私券之委積,既芟山而更居,願以潭上田貿財以緩禍。”3.買賣:“貿易”。4.變易。《北周?庾信?擬連珠》:“蓋聞市朝遷貿,山川悠遠,是以狐兔所處。”《北史?卷六十四?韋孝寬等傳?論曰》:“雖陵谷遷貿,終以雅正自居。”5.錯雜。《宋?裴駰?史記集解序》:“考較此書,文句不同,有多有少,莫辯其實,而世之惑者,定彼從此,是非相貿,真偽舛雜。”6.冒失、莽撞:“貿然”。7.姓。如漢代有貿充國。
【易】:1.做起來不費事的;容易(跟“難”相對):簡易。輕易。易如反掌。顯而易見。得來不易。2.平和:平易近人。3.輕視。4.改變;變換:變易。易名。移風易俗。不易之論。5.交換:貿易。交易。易貨協定。以物易物。6.姓。
【白】:1.像霜或雪的顏色(跟“黑”相對)。2.光亮;明亮:東方發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沒有加上什么東西的;空白:白卷。白飯。白開水。一窮二白。5.沒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費力氣。6.無代價;無報償:白吃。白給。白看戲。7.象征反動:白軍。白區。8.指喪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輕視或不滿: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錯誤:寫白字。把字念白了。12.說明;告訴;陳述:表白。辯白。告白。13.戲曲或歌劇中在唱詞之外用說話腔調說的語句:道白。獨白。對白。14.指地方話:蘇白。15.白話:文白雜糅。半文半白。
【皮】:1.人或生物體表面的一層組織:牛皮。蕎麥皮。碰掉了一塊皮。2.皮子:皮箱。皮鞋。皮襖。3.包在或圍在外面的一層東西:包袱皮兒。新書最好包上皮兒。4.(皮兒)表面:地皮。水皮兒。5.(皮兒)某些薄片狀的東西:鉛皮。豆腐皮兒。6.有韌性的:皮糖。7.酥脆的東西受潮后變韌:花生放皮了,吃起來不香了。8.頑皮:調皮。這孩子真皮。9.由于受申斥或責罰次數過多而感覺無所謂:老挨說,他早就皮了。10.姓。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