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首之仇的讀音 貿首之仇的意思
【解釋】貿首:要得到對方的頭顱。指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出處】《戰國策·楚策二》:“甘茂與樗里疾,貿首之仇也。”
- 貿
- 首
- 之
- 仇
“貿首之仇”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ào shǒu zhī chóu]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貿首之仇
- 是否常用:
- 否
“貿首之仇”的意思
基本解釋
網絡解釋
【解釋】貿首:要得到對方的頭顱。指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出處】《戰國策·楚策二》:“甘茂與樗里疾,貿首之仇也。”
“貿首之仇”的單字解釋
【貿】:1.“貿”的繁體字。2.交換、交易。《詩經?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唐?柳宗元《鈷鉧潭記》:“不勝官租私券之委積,既芟山而更居,願以潭上田貿財以緩禍。”3.買賣:“貿易”。4.變易。《北周?庾信?擬連珠》:“蓋聞市朝遷貿,山川悠遠,是以狐兔所處。”《北史?卷六十四?韋孝寬等傳?論曰》:“雖陵谷遷貿,終以雅正自居。”5.錯雜。《宋?裴駰?史記集解序》:“考較此書,文句不同,有多有少,莫辯其實,而世之惑者,定彼從此,是非相貿,真偽舛雜。”6.冒失、莽撞:“貿然”。7.姓。如漢代有貿充國。
【首】:1.頭:昂首闊步。2.領袖;領導人:元首。首長。3.最先;開始:首創。4.第一;最高:首要。首席代表。5.告發:自首。出首。6.量詞。用于詩歌、歌曲等:一首詩。民歌百首。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仇】:[chóu]1.仇敵:疾惡如仇。同仇敵愾。2.仇恨:結仇。血淚仇。他們兩家有仇。[qiú]姓。
“貿首之仇”的相關詞語
* 貿首之仇的讀音是:mào shǒu zhī chóu,貿首之仇的意思:【解釋】貿首:要得到對方的頭顱。指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出處】《戰國策·楚策二》:“甘茂與樗里疾,貿首之仇也。”
【解釋】貿首:要得到對方的頭顱。指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出處】《戰國策·楚策二》:“甘茂與樗里疾,貿首之仇也。”
【貿】:1.“貿”的繁體字。2.交換、交易。《詩經?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唐?柳宗元《鈷鉧潭記》:“不勝官租私券之委積,既芟山而更居,願以潭上田貿財以緩禍。”3.買賣:“貿易”。4.變易。《北周?庾信?擬連珠》:“蓋聞市朝遷貿,山川悠遠,是以狐兔所處。”《北史?卷六十四?韋孝寬等傳?論曰》:“雖陵谷遷貿,終以雅正自居。”5.錯雜。《宋?裴駰?史記集解序》:“考較此書,文句不同,有多有少,莫辯其實,而世之惑者,定彼從此,是非相貿,真偽舛雜。”6.冒失、莽撞:“貿然”。7.姓。如漢代有貿充國。
【首】:1.頭:昂首闊步。2.領袖;領導人:元首。首長。3.最先;開始:首創。4.第一;最高:首要。首席代表。5.告發:自首。出首。6.量詞。用于詩歌、歌曲等:一首詩。民歌百首。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仇】:[chóu]1.仇敵:疾惡如仇。同仇敵愾。2.仇恨:結仇。血淚仇。他們兩家有仇。[qi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