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祿的讀音 辭祿的意思
辭祿 辭去爵祿 詞語肆義 【出處】《漢書·張安世傳》:“安世以父子封侯,在位太盛,乃辭祿。”《三國志·魏志·田疇傳》:“有司劾疇狷介違道,茍立小節,宜免官加刑。太祖重其事,依違者久之。乃下世子及大臣博議,世子以疇同于子文辭祿,申胥逃賞,宜勿奪以優其節。” 【示例】南朝·梁·江淹《詣建平王上書》:“夫魯連之智,辭祿而不返;接輿之賢,行歌而忘歸。”《續資治通鑒·元泰定帝泰定二年》:“冬,十月,戊寅朔, 張珪歸保定上冢,以病辭祿,不允。”
- 辭
- 祿
“辭祿”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í lù]
- 漢字注音:
- ㄘˊ ㄌㄨˋ
- 簡繁字形:
- 辭祿
- 是否常用:
- 否
“辭祿”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辭去爵祿。
網絡解釋
辭祿
辭去爵祿
詞語肆義
【出處】《漢書·張安世傳》:“安世以父子封侯,在位太盛,乃辭祿。”《三國志·魏志·田疇傳》:“有司劾疇狷介違道,茍立小節,宜免官加刑。太祖重其事,依違者久之。乃下世子及大臣博議,世子以疇同于子文辭祿,申胥逃賞,宜勿奪以優其節。”
【示例】南朝·梁·江淹《詣建平王上書》:“夫魯連之智,辭祿而不返;接輿之賢,行歌而忘歸。”《續資治通鑒·元泰定帝泰定二年》:“冬,十月,戊寅朔, 張珪歸保定上冢,以病辭祿,不允。”
“辭祿”的單字解釋
【辭】:1.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學體裁。2.言語文詞:辭令。修辭。3.告別:辭行。4.不接受;請求離去:辭謝。辭職。5.解雇:辭退。他被老板辭了。6.躲避;推托:萬死不辭。不辭辛苦。
【祿】:1.古代稱官吏的俸給:俸祿。高官厚祿。無功受祿。2.姓。
“辭祿”的相關詞語
* 辭祿的讀音是:cí lù,辭祿的意思:辭祿 辭去爵祿 詞語肆義 【出處】《漢書·張安世傳》:“安世以父子封侯,在位太盛,乃辭祿。”《三國志·魏志·田疇傳》:“有司劾疇狷介違道,茍立小節,宜免官加刑。太祖重其事,依違者久之。乃下世子及大臣博議,世子以疇同于子文辭祿,申胥逃賞,宜勿奪以優其節。” 【示例】南朝·梁·江淹《詣建平王上書》:“夫魯連之智,辭祿而不返;接輿之賢,行歌而忘歸。”《續資治通鑒·元泰定帝泰定二年》:“冬,十月,戊寅朔, 張珪歸保定上冢,以病辭祿,不允。”
基本解釋
1.辭去爵祿。辭祿
辭去爵祿詞語肆義
【出處】《漢書·張安世傳》:“安世以父子封侯,在位太盛,乃辭祿。”《三國志·魏志·田疇傳》:“有司劾疇狷介違道,茍立小節,宜免官加刑。太祖重其事,依違者久之。乃下世子及大臣博議,世子以疇同于子文辭祿,申胥逃賞,宜勿奪以優其節。”
【示例】南朝·梁·江淹《詣建平王上書》:“夫魯連之智,辭祿而不返;接輿之賢,行歌而忘歸。”《續資治通鑒·元泰定帝泰定二年》:“冬,十月,戊寅朔, 張珪歸保定上冢,以病辭祿,不允。”
【辭】:1.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學體裁。2.言語文詞:辭令。修辭。3.告別:辭行。4.不接受;請求離去:辭謝。辭職。5.解雇:辭退。他被老板辭了。6.躲避;推托:萬死不辭。不辭辛苦。
【祿】:1.古代稱官吏的俸給:俸祿。高官厚祿。無功受祿。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