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見班的讀音 辭見班的意思
辭見班 cí jiàn bān ㄘㄧˊ ㄐㄧㄢˋ ㄅㄢ 辭見班(辭見班) 京官放外任、地方官進京,在朝廷辭別、謁見天子時自行序班,不與百官同列,謂之“辭見班”。《資治通鑒·唐中宗景龍二年》:“仗入,通事舍人引 攸緒 就位, 攸緒 趨立辭見班中,再拜如常儀。” 胡三省 注:“凡百官自中朝出為外官赴朝辭,自外官入朝覲者引入見,其辭見者不與百官序班,自為班立,謂之辭見班
- 辭
- 見
- 班
“辭見班”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í jiàn bān]
- 漢字注音:
- ㄘˊ ㄐㄧㄢˋ ㄅㄢ
- 簡繁字形:
- 辭見班
- 是否常用:
- 否
“辭見班”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京官放外任﹑地方官進京﹐在朝廷辭別﹑謁見天子時自行序班﹐不與百官同列﹐謂之"辭見班"。
網絡解釋
辭見班
cí jiàn bān ㄘㄧˊ ㄐㄧㄢˋ ㄅㄢ 辭見班(辭見班)
京官放外任、地方官進京,在朝廷辭別、謁見天子時自行序班,不與百官同列,謂之“辭見班”。《資治通鑒·唐中宗景龍二年》:“仗入,通事舍人引 攸緒 就位, 攸緒 趨立辭見班中,再拜如常儀。” 胡三省 注:“凡百官自中朝出為外官赴朝辭,自外官入朝覲者引入見,其辭見者不與百官序班,自為班立,謂之辭見班
“辭見班”的單字解釋
【辭】:1.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學體裁。2.言語文詞:辭令。修辭。3.告別:辭行。4.不接受;請求離去:辭謝。辭職。5.解雇:辭退。他被老板辭了。6.躲避;推托:萬死不辭。不辭辛苦。
【見】:[jiàn]1.看到:看見。罕見。見微知著。見義勇為。見異思遷。2.接觸,遇到:怕見風。見習。3.看得出,顯得出:見效。相形見絀。4.(文字等)出現在某處,可參考:見上。見下。5.會晤:會見。接見。6.對事物觀察、認識、理解:見解。見地(見解)。見仁見智(指對同一問題各人從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詞,表示被動或對我如何:見外。見教。見諒(原諒我)。見笑(被譏笑)。8.姓。[xiàn]1.古同“現”,出現,顯露。2.古同“現”,現存。
【班】:1.為了工作或學習等目的而編成的組織:大班。作業班。進修班。2.指一天之內的一段工作時間:上班。晚班兒。值班。日夜三班。3.軍隊編制的基層單位,隸屬于排。4.舊指戲班,也用于劇團的名稱:班規。搭班。三慶班。5.a)用于人群:這班姑娘真有干勁。b)用于定時開行的交通運輸工具:你搭下一班飛機走吧。公共汽車每隔四分鐘就有一班。6.按排定的時間開行的:班車。班機。7.調回或調動(軍隊):班師。8.姓。
“辭見班”的相關詞語
* 辭見班的讀音是:cí jiàn bān,辭見班的意思:辭見班 cí jiàn bān ㄘㄧˊ ㄐㄧㄢˋ ㄅㄢ 辭見班(辭見班) 京官放外任、地方官進京,在朝廷辭別、謁見天子時自行序班,不與百官同列,謂之“辭見班”。《資治通鑒·唐中宗景龍二年》:“仗入,通事舍人引 攸緒 就位, 攸緒 趨立辭見班中,再拜如常儀。” 胡三省 注:“凡百官自中朝出為外官赴朝辭,自外官入朝覲者引入見,其辭見者不與百官序班,自為班立,謂之辭見班
基本解釋
1.京官放外任﹑地方官進京﹐在朝廷辭別﹑謁見天子時自行序班﹐不與百官同列﹐謂之"辭見班"。辭見班
cí jiàn bān ㄘㄧˊ ㄐㄧㄢˋ ㄅㄢ 辭見班(辭見班)京官放外任、地方官進京,在朝廷辭別、謁見天子時自行序班,不與百官同列,謂之“辭見班”。《資治通鑒·唐中宗景龍二年》:“仗入,通事舍人引 攸緒 就位, 攸緒 趨立辭見班中,再拜如常儀。” 胡三省 注:“凡百官自中朝出為外官赴朝辭,自外官入朝覲者引入見,其辭見者不與百官序班,自為班立,謂之辭見班
【辭】:1.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學體裁。2.言語文詞:辭令。修辭。3.告別:辭行。4.不接受;請求離去:辭謝。辭職。5.解雇:辭退。他被老板辭了。6.躲避;推托:萬死不辭。不辭辛苦。
【見】:[jiàn]1.看到:看見。罕見。見微知著。見義勇為。見異思遷。2.接觸,遇到:怕見風。見習。3.看得出,顯得出:見效。相形見絀。4.(文字等)出現在某處,可參考:見上。見下。5.會晤:會見。接見。6.對事物觀察、認識、理解:見解。見地(見解)。見仁見智(指對同一問題各人從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詞,表示被動或對我如何:見外。見教。見諒(原諒我)。見笑(被譏笑)。8.姓。[xiàn]1.古同“現”,出現,顯露。2.古同“現”,現存。
【班】:1.為了工作或學習等目的而編成的組織:大班。作業班。進修班。2.指一天之內的一段工作時間:上班。晚班兒。值班。日夜三班。3.軍隊編制的基層單位,隸屬于排。4.舊指戲班,也用于劇團的名稱:班規。搭班。三慶班。5.a)用于人群:這班姑娘真有干勁。b)用于定時開行的交通運輸工具:你搭下一班飛機走吧。公共汽車每隔四分鐘就有一班。6.按排定的時間開行的:班車。班機。7.調回或調動(軍隊):班師。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