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辮子的讀音 辮子的意思

    辮子 辮子是將成束的頭發編織而成的發型。常見的方法是將三束頭發編起來。在編織時,先將三束頭發并排放平,然后將左邊一束和中間一束交叉,之后將右邊一束和中間的一束交叉,如此反復。清朝時男性的頭發就是這樣編成的。
    • biàn
    • zi

    “辮子”的讀音

    拼音讀音
    [biàn zi]
    漢字注音:
    ㄅㄧㄢˋ ㄗ
    簡繁字形:
    辮子
    是否常用:

    “辮子”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辮子 biànzi

    (1) [pigtail;plait;braid]∶分股編緊的頭發

    (2) [queue]∶用天然的頭發或人造頭發編的吊在腦后的東西,有時候和頭上戴的假發連在一起或者附加在帽子上

    (3) [handle]∶比喻把柄

    辭典解釋

    辮子  biàn zi  ㄅㄧㄢˋ ˙ㄗ  

    用線狀物或頭發編成的長條。
    《老殘游記二編.第二回》:「頭上戴了一頂新褐色氈帽,一個大辮子,漆黑漆黑拖在后邊。」
    《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他回稱割掉辮子,將來革命容易些。」
    也稱為「辮兒」。

    把柄。
    如:「他雖然小心翼翼,但終讓我抓到他的小辮子。」

    英語 plait, braid, pigtail, a mistake or shortcoming that may be exploited by an opponent, handle, CL:根[gen1],條|條[tiao2]

    法語 natte

    網絡解釋

    辮子

    辮子是將成束的頭發編織而成的發型。常見的方法是將三束頭發編起來。在編織時,先將三束頭發并排放平,然后將左邊一束和中間一束交叉,之后將右邊一束和中間的一束交叉,如此反復。清朝時男性的頭發就是這樣編成的。

    “辮子”的單字解釋

    】:同“”。
    】: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辮子”的相關詞語

    * 辮子的讀音是:biàn zi,辮子的意思:辮子 辮子是將成束的頭發編織而成的發型。常見的方法是將三束頭發編起來。在編織時,先將三束頭發并排放平,然后將左邊一束和中間一束交叉,之后將右邊一束和中間的一束交叉,如此反復。清朝時男性的頭發就是這樣編成的。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