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衢大道的讀音 通衢大道的意思
通衢大道 通衢大道是一個成語,讀音是tōng qú dà dào,指四通八達的大道,寬廣的道路。
- 通
- 衢
- 大
- 道
“通衢大道”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ōng qú dà dào]
- 漢字注音:
- ㄊㄨㄥ ㄑㄩˊ ㄉㄚˋ ㄉㄠ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通衢大道”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同“通衢廣陌 ”。葉文玲《“殿堂”稚語》:“呵,在千山萬岳中,一點一點炸掉它,挖出一條通衢大道是何等的艱難!”辭典解釋
通衢大道 tōng qú dà dào ㄊㄨㄥ ㄑㄩˊ ㄉㄚˋ ㄉㄠˋ 通往四面八方的交通要道。
如:「羅馬古城通衢大道的遺跡,令人想見當日街道規劃的用心。」
網絡解釋
通衢大道
通衢大道是一個成語,讀音是tōng qú dà dào,指四通八達的大道,寬廣的道路。
“通衢大道”的單字解釋
【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衢】:四通八達的大路:通衢。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通衢大道”的相關詞語
“通衢大道”造句
當龍小浪也是向走在通衢大道上一樣毫發無損的一一跨過那些致命的奧術陷阱走了過來的時候,方七也是嚇了一跳,他穩住面上的情緒樂呵呵地道:“又見面了,真是幸會。
這也是沙城的一個奇處,巨大的城池中縱橫著十九道通衢大道,錯落著風格各異的臺閣樓榭,各自有匾額標注功用。
陳政高認為,修建通衢大道,除了改善市民出行條件,加強和完善沈陽城市交通功能外,還通過道路為形成沈陽今后的發展格局奠定了基礎。
【附圖】蘭州5400萬打造七條通衢大道。
這茶樓的位置極好,緊靠著正陽門,坐落在南北通衢大道的路東,早年間是處銀樓,九城知。
那時的茶樓茶居,多半是在通衢大道的顯要地頭,騎樓下的門面通常用原木鋪設,闊落氣派。
路已經走到了盡頭,蕭婉婉望著眼前的通衢大道,忽然聽到了一陣奇怪的聲音。
此外并沒有通衢大道能夠抵達平安鎮,如果由附近的山路穿越,還要繞行數十里之遠。
鋪就西安發展通衢大道鋪就西安發展通衢大道。
老畫家王佛和他的弟子林在漢王國的通衢大道上浪游。
* 通衢大道的讀音是:tōng qú dà dào,通衢大道的意思:通衢大道 通衢大道是一個成語,讀音是tōng qú dà dào,指四通八達的大道,寬廣的道路。
基本解釋
同“通衢廣陌 ”。葉文玲《“殿堂”稚語》:“呵,在千山萬岳中,一點一點炸掉它,挖出一條通衢大道是何等的艱難!”辭典解釋
通衢大道 tōng qú dà dào ㄊㄨㄥ ㄑㄩˊ ㄉㄚˋ ㄉㄠˋ通往四面八方的交通要道。
如:「羅馬古城通衢大道的遺跡,令人想見當日街道規劃的用心。」
通衢大道
通衢大道是一個成語,讀音是tōng qú dà dào,指四通八達的大道,寬廣的道路。【通】:[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衢】:四通八達的大路:通衢。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當龍小浪也是向走在通衢大道上一樣毫發無損的一一跨過那些致命的奧術陷阱走了過來的時候,方七也是嚇了一跳,他穩住面上的情緒樂呵呵地道:“又見面了,真是幸會。
這也是沙城的一個奇處,巨大的城池中縱橫著十九道通衢大道,錯落著風格各異的臺閣樓榭,各自有匾額標注功用。
陳政高認為,修建通衢大道,除了改善市民出行條件,加強和完善沈陽城市交通功能外,還通過道路為形成沈陽今后的發展格局奠定了基礎。
【附圖】蘭州5400萬打造七條通衢大道。
這茶樓的位置極好,緊靠著正陽門,坐落在南北通衢大道的路東,早年間是處銀樓,九城知。
那時的茶樓茶居,多半是在通衢大道的顯要地頭,騎樓下的門面通常用原木鋪設,闊落氣派。
路已經走到了盡頭,蕭婉婉望著眼前的通衢大道,忽然聽到了一陣奇怪的聲音。
此外并沒有通衢大道能夠抵達平安鎮,如果由附近的山路穿越,還要繞行數十里之遠。
鋪就西安發展通衢大道鋪就西安發展通衢大道。
老畫家王佛和他的弟子林在漢王國的通衢大道上浪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