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認識的讀音 道德認識的意思
道德認識 對客觀存在的道德關系以及處理這種關系的原則和規范的認識。
- 道
- 德
- 認
- 識
“道德認識”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ào dé rèn shi]
- 漢字注音:
- ㄉㄠˋ ㄉㄜˊ ㄖㄣˋ ㄕ
- 簡繁字形:
- 道德認識
- 是否常用:
- 否
“道德認識”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對道德現象、道德關系、道德原則和規范的認識。包括道德經驗的積累,道德價值概念的形成,道德理論知識的學習,道德判斷力的提高等。
網絡解釋
道德認識
對客觀存在的道德關系以及處理這種關系的原則和規范的認識。
“道德認識”的單字解釋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德】:1.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德育。美德。德才兼備。2.心意;志向:同心同德。離心離德。3.恩惠;好處:感恩戴德。4.德國的簡稱。
【認】:1.認識;分辨:認字。認清是非。自己的東西,自己來認。2.跟本來沒有關系的人建立某種關系:認了一門親。認老師。3.表示同意;承認:公認。否認。認可。認輸。認錯兒。4.認吃虧(后面要帶“了”):你不用管,這事我認了。
【識】:[shí]1.認得:識字。相識。2.知識:常識。學識。3.見解;辨別力:很有見識。遠見卓識。[zhì]1.記住:博聞強識。2.標志;記號:款識。
“道德認識”的相關詞語
“道德認識”造句
從德育環境的功能看,它對大學生道德認識有導向作用,對大學生情感有熏陶和感染作用,對大學生行為有約束和規范作用,對大學生品德形成有榜樣示范作用。
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同思維有著密切聯系。
因此,高校德育教育應著重從學生的道德認識、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三個方面的培養入手。
從道德認識著手,闡述培養學生道德情感的問題。
另一方面,網絡也為中學生的道德認識增加了復雜性,網絡的隱匿性容易使中學生的“本我”過渡地釋放,容易導致道德相對主義的蔓延。
摘要恥感既是道德認識,也是重要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
他首先用分析法從普通人的相互混雜的道德認識中逐步分離出純粹的道德現象和原則,力圖給真正的道德哲學奠基。
大學生道德素質由道德認識、道德感情和道德意志構成。
羞愧感是一種深刻的社會情感,它與人的個性道德認識有密切的聯系。
從品德心理角度剖析,其本質是青少年網絡道德認識紊亂、網絡道德情感淪喪、網絡道德意志瓦解、網絡道德行為失范。
* 道德認識的讀音是:dào dé rèn shi,道德認識的意思:道德認識 對客觀存在的道德關系以及處理這種關系的原則和規范的認識。
基本解釋
對道德現象、道德關系、道德原則和規范的認識。包括道德經驗的積累,道德價值概念的形成,道德理論知識的學習,道德判斷力的提高等。道德認識
對客觀存在的道德關系以及處理這種關系的原則和規范的認識。【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德】:1.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德育。美德。德才兼備。2.心意;志向:同心同德。離心離德。3.恩惠;好處:感恩戴德。4.德國的簡稱。
【認】:1.認識;分辨:認字。認清是非。自己的東西,自己來認。2.跟本來沒有關系的人建立某種關系:認了一門親。認老師。3.表示同意;承認:公認。否認。認可。認輸。認錯兒。4.認吃虧(后面要帶“了”):你不用管,這事我認了。
【識】:[shí]1.認得:識字。相識。2.知識:常識。學識。3.見解;辨別力:很有見識。遠見卓識。[zhì]1.記住:博聞強識。2.標志;記號:款識。
從德育環境的功能看,它對大學生道德認識有導向作用,對大學生情感有熏陶和感染作用,對大學生行為有約束和規范作用,對大學生品德形成有榜樣示范作用。
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同思維有著密切聯系。
因此,高校德育教育應著重從學生的道德認識、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三個方面的培養入手。
從道德認識著手,闡述培養學生道德情感的問題。
另一方面,網絡也為中學生的道德認識增加了復雜性,網絡的隱匿性容易使中學生的“本我”過渡地釋放,容易導致道德相對主義的蔓延。
摘要恥感既是道德認識,也是重要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
他首先用分析法從普通人的相互混雜的道德認識中逐步分離出純粹的道德現象和原則,力圖給真正的道德哲學奠基。
大學生道德素質由道德認識、道德感情和道德意志構成。
羞愧感是一種深刻的社會情感,它與人的個性道德認識有密切的聯系。
從品德心理角度剖析,其本質是青少年網絡道德認識紊亂、網絡道德情感淪喪、網絡道德意志瓦解、網絡道德行為失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