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爾頓制的讀音 道爾頓制的意思
辭典解釋道爾頓制 dào ěr dùn zhì 美國教育家柏克赫斯特(Helen Huss Pakhurst)?女士,于西元一九二○年于馬薩諸塞州道爾頓公立中學創始的教育法。以自由、自治、自學、啟發個性、集團協力為基礎,重視實驗與勞作,以養成創造能力為目的的教育。這種教育的特點是:一、給學生以活動及學習的自由,廢除時間制。二、采用彈性制,使聰穎的兒童竭力上進,不受學期的拘束。三、協力學習,以實物教學及實驗為重心,使兒童觀念真確。四、把課程列成大綱,按月分配,由學生自由學習,教師只盡指導之職。五、學校社會化。
- 道
- 爾
- 頓
- 制
“道爾頓制”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ào ěr dùn zhì]
- 漢字注音:
- ㄉㄠˋ ㄦˇ ㄉㄨㄣˋ ㄓˋ
- 簡繁字形:
- 道爾頓制
- 是否常用:
- 否
“道爾頓制”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道爾頓制 dào ěr dùn zhì ㄉㄠˋ ㄦˇ ㄉㄨㄣˋ ㄓˋ 美國教育家柏克赫斯特(Helen Huss Pakhurst)?女士,于西元一九二○年于馬薩諸塞州道爾頓公立中學創始的教育法。以自由、自治、自學、啟發個性、集團協力為基礎,重視實驗與勞作,以養成創造能力為目的的教育。這種教育的特點是:一、給學生以活動及學習的自由,廢除時間制。二、采用彈性制,使聰穎的兒童竭力上進,不受學期的拘束。三、協力學習,以實物教學及實驗為重心,使兒童觀念真確。四、把課程列成大綱,按月分配,由學生自由學習,教師只盡指導之職。五、學校社會化。
網絡解釋
“道爾頓制”的單字解釋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爾】:同“爾”。
【頓】:[dùn]1.以首叩地。2.指點頭動作。3.以足跺地。4.以物觸地;把一物猛地下放而碰撞另一物。5.叩擊;敲打。6.頓仆;跌倒。7.從高處往下行。8.毀壞;敗落。9.疲勞,乏力。10.撤除;捨棄。11.排遣,消除。12.抖動;振動。13.整頓;頓而使齊。14.掙;甩。15.停頓,停止。16.住宿;駐屯。17.留,逗留。亦謂較長時間的居留,滯留。18.宿食之所;館舍。19.指宿食所需之物。20.放置。21.昏亂。22.佛教語。頓悟。23.佛教語。頓教的省稱。24.書法和繪畫的技法之一。25.指句子中按語氣應稍稍停頓的地方。26.指詩歌的音組。27.頓時,立刻。28.同時;一下子。29.全;全部。30.絕然。31.量詞。次數。一次稱一頓(用於飯食)。32.量詞。回數(用於動作)。33.同“鈍”。不鋒利。34.謂使不鋒利。35.同“扽”。36.同“敦”。37.同“逡”。38.用同“燉”。39.用同“躉”。40.古國名。在今河南·商水北。後為陳所迫南遷,在今項城西南。公元前496年滅於楚。41.姓。[dú]見“冒頓”。
【制】:1.制造:制版。制革。制圖。煉制。縫制。這塊獎牌是用銅制成的。2.擬訂;規定:制定。因地制宜。3.用強力約束;限定;管束:壓制。限制。管制。節制。制伏。4.制度:全民所有制。民主集中制。5.姓。
“道爾頓制”的相關詞語
* 道爾頓制的讀音是:dào ěr dùn zhì,道爾頓制的意思:辭典解釋道爾頓制 dào ěr dùn zhì 美國教育家柏克赫斯特(Helen Huss Pakhurst)?女士,于西元一九二○年于馬薩諸塞州道爾頓公立中學創始的教育法。以自由、自治、自學、啟發個性、集團協力為基礎,重視實驗與勞作,以養成創造能力為目的的教育。這種教育的特點是:一、給學生以活動及學習的自由,廢除時間制。二、采用彈性制,使聰穎的兒童竭力上進,不受學期的拘束。三、協力學習,以實物教學及實驗為重心,使兒童觀念真確。四、把課程列成大綱,按月分配,由學生自由學習,教師只盡指導之職。五、學校社會化。
辭典解釋
道爾頓制 dào ěr dùn zhì ㄉㄠˋ ㄦˇ ㄉㄨㄣˋ ㄓˋ美國教育家柏克赫斯特(Helen Huss Pakhurst)?女士,于西元一九二○年于馬薩諸塞州道爾頓公立中學創始的教育法。以自由、自治、自學、啟發個性、集團協力為基礎,重視實驗與勞作,以養成創造能力為目的的教育。這種教育的特點是:一、給學生以活動及學習的自由,廢除時間制。二、采用彈性制,使聰穎的兒童竭力上進,不受學期的拘束。三、協力學習,以實物教學及實驗為重心,使兒童觀念真確。四、把課程列成大綱,按月分配,由學生自由學習,教師只盡指導之職。五、學校社會化。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爾】:同“爾”。
【頓】:[dùn]1.以首叩地。2.指點頭動作。3.以足跺地。4.以物觸地;把一物猛地下放而碰撞另一物。5.叩擊;敲打。6.頓仆;跌倒。7.從高處往下行。8.毀壞;敗落。9.疲勞,乏力。10.撤除;捨棄。11.排遣,消除。12.抖動;振動。13.整頓;頓而使齊。14.掙;甩。15.停頓,停止。16.住宿;駐屯。17.留,逗留。亦謂較長時間的居留,滯留。18.宿食之所;館舍。19.指宿食所需之物。20.放置。21.昏亂。22.佛教語。頓悟。23.佛教語。頓教的省稱。24.書法和繪畫的技法之一。25.指句子中按語氣應稍稍停頓的地方。26.指詩歌的音組。27.頓時,立刻。28.同時;一下子。29.全;全部。30.絕然。31.量詞。次數。一次稱一頓(用於飯食)。32.量詞。回數(用於動作)。33.同“鈍”。不鋒利。34.謂使不鋒利。35.同“扽”。36.同“敦”。37.同“逡”。38.用同“燉”。39.用同“躉”。40.古國名。在今河南·商水北。後為陳所迫南遷,在今項城西南。公元前496年滅於楚。41.姓。[dú]見“冒頓”。
【制】:1.制造:制版。制革。制圖。煉制。縫制。這塊獎牌是用銅制成的。2.擬訂;規定:制定。因地制宜。3.用強力約束;限定;管束:壓制。限制。管制。節制。制伏。4.制度:全民所有制。民主集中制。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