鄍怎么讀 鄍的意思
“鄍”字共有1個讀音:
[míng]

漢字 | 鄍 |
---|---|
讀音 |
|
注音 | ㄇㄧㄥˊ |
部首 | [阝] 雙耳刀 |
筆畫 | 總筆畫:12 部外:10 |
異體字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10D |
其它編碼 | 五筆:pjub 倉頡:bcnl 鄭碼:wwoy 四角:37827 |
筆順編碼 | 452511413452 |
筆順筆畫 | 丶フ丨フ一一丶一ノ丶フ丨 |
筆順名稱 | 點 橫撇/橫鉤 豎 橫折 橫 橫 點 橫 撇 點 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 豎 |
鄍字的意思
古邑名,中國春秋時虞地,后屬晉,在今山西省平陸縣東北。
鄍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鄍
míng ㄇㄧㄥˊ
◎ 古邑名,中國春秋時虞地,后屬晉,在今山西省平陸縣東北。
英語 a town in Shandong province
德語 Ortsname (S)
法語 (nom de lieu)?
鄍字的詳細解釋
鄍字的辭典解釋
鄍ㄇㄧㄥˊmíng名
地名。春秋時虞邑地,后屬晉,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山西省平陸縣東北。
康熙字典解釋
鄍【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0畫
《唐韻》莫經切《集韻》《韻會》忙經切,??音冥。邑名。《左傳·僖二年》伐鄍三門。《註》鄍,虞邑也。
又《成二年》公會晉師于上鄍。《註》地名。闕。◎按《後漢·郡國志》有鄍聚,註:服虔曰:晉別都。《博物志》曰:諸侯會于溟亭,蓋晉地也。大約晉滅虞後,其地遂爲晉有,故《說文》直以鄍爲晉地,而不復原其爲虞邑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鄍【卷六】【邑部】
晉邑也。從邑冥聲。《春秋傳》曰:“伐鄍三門。”莫經切
說文解字注
(鄍)晉邑也。左傳僖二年。荀息假道於虞曰。冀爲不道。入自顚軨。伐鄍三門。服虔曰。謂冀伐晉也。下文冀之旣病。亦唯君故。謂虞助晉也。將欲假道稱前恩以誘之。按服說是也。杜云鄍、虞邑。非也。許同服說。從邑。冥聲。莫經切。十一部。春秋傳曰。伐鄍三門是也。
* 網站為您提供鄍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