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本抑末的讀音 重本抑末的意思
重本抑末 中國歷史上主張重視農業而限制或輕視工商業的一種經濟思想和政策。戰國時李悝﹑商鞅和韓非等人認為,農業是人民衣食和富國強兵的源泉,因而把農業稱為"本",把工商業稱為"末"。認為重農必須抑商和禁末,以保證農業部門的勞動力和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這些對鞏固封建制度起了積極作用,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消極作用日益增加。胡寄窗 《中國經濟思想史》下冊第五章三:“重本抑末口號自 戰國 后期以來已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其間雖也有思想家把本末概念作了新的解釋,認為農工商各有本末…可是,從未有人公開地否定過重本抑末觀點。”
- 重
- 本
- 抑
- 末
“重本抑末”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òng běn yì mò]
- 漢字注音:
- ㄓㄨㄥˋ ㄅㄣˇ ㄧˋ ㄇㄛ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重本抑末”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中國歷史上主張重視農業而限制或輕視工商業的一種經濟思想和政策。戰國時李悝﹑商鞅和韓非等認為農業是人民衣食和富國強兵的源泉,因而把農業稱為"本",把工商業稱為"末",認為重農必須抑商和禁末,以保證農業部門的勞動力和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這些對鞏固封建制度起了積極作用,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消極作用日益增加。南宋以后,反對抑商的人也漸多。到了近代,反對抑商又包含有主張發展資本主義的新內容。
網絡解釋
重本抑末
中國歷史上主張重視農業而限制或輕視工商業的一種經濟思想和政策。戰國時李悝﹑商鞅和韓非等人認為,農業是人民衣食和富國強兵的源泉,因而把農業稱為"本",把工商業稱為"末"。認為重農必須抑商和禁末,以保證農業部門的勞動力和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這些對鞏固封建制度起了積極作用,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消極作用日益增加。胡寄窗 《中國經濟思想史》下冊第五章三:“重本抑末口號自 戰國 后期以來已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其間雖也有思想家把本末概念作了新的解釋,認為農工商各有本末…可是,從未有人公開地否定過重本抑末觀點。”
“重本抑末”的單字解釋
【重】:[zhòng]1.重量;分量:舉重。這條魚有幾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輕”相對):體積相等時,鐵比木頭重。工作很重。腳步很重。話說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勢很重。重傷。4.重要:重地。重任。5.重視:敬重。尊重。看重。器重。為人所重。重男輕女是錯誤的。6.不輕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復:重出。書買重了。2.重新;再:重逢。舊地重游。重寫一遍。3.層:云山萬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難。4.使重疊在一起;摞:把兩領席重在一起。5.姓。
【本】:1.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藥)。無本之木。2.事物的根源,與“末”相對:本末(頭尾;始終)。根本(根源;徹底;本質上)。3.草的莖,樹的干:草本植物。4.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體。5.原來:本來。本領。6.自己這方面的:本國。本身。本位。本分(fèn)。
【抑】:1.向下按;壓制:抑制。抑郁。壓抑。抑強扶弱。抑惡揚善。2.姓。3.表示選擇,相當于“或是”、“還是”:求之歟,抑與之歟?4.表示轉折,相當于“可是”、“但是”、“然而”:多則多矣,抑君似鼠。5.表示遞進,相當于“而且”: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末】:1.東西的梢;盡頭:末梢。秋毫之末。2.不是根本的、主要的事物(跟“本”相對):本末倒置。舍本逐末。3.最后;終了;末尾:春末。明末。末班車。上世紀末。4.末子:鋸末。茶葉末兒。把藥研成末兒。5.姓。6.戲曲角色行當,扮演中年男子,京劇歸入老生一類。
“重本抑末”的相關詞語
* 重本抑末的讀音是:zhòng běn yì mò,重本抑末的意思:重本抑末 中國歷史上主張重視農業而限制或輕視工商業的一種經濟思想和政策。戰國時李悝﹑商鞅和韓非等人認為,農業是人民衣食和富國強兵的源泉,因而把農業稱為"本",把工商業稱為"末"。認為重農必須抑商和禁末,以保證農業部門的勞動力和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這些對鞏固封建制度起了積極作用,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消極作用日益增加。胡寄窗 《中國經濟思想史》下冊第五章三:“重本抑末口號自 戰國 后期以來已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其間雖也有思想家把本末概念作了新的解釋,認為農工商各有本末…可是,從未有人公開地否定過重本抑末觀點。”
基本解釋
中國歷史上主張重視農業而限制或輕視工商業的一種經濟思想和政策。戰國時李悝﹑商鞅和韓非等認為農業是人民衣食和富國強兵的源泉,因而把農業稱為"本",把工商業稱為"末",認為重農必須抑商和禁末,以保證農業部門的勞動力和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這些對鞏固封建制度起了積極作用,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消極作用日益增加。南宋以后,反對抑商的人也漸多。到了近代,反對抑商又包含有主張發展資本主義的新內容。重本抑末
中國歷史上主張重視農業而限制或輕視工商業的一種經濟思想和政策。戰國時李悝﹑商鞅和韓非等人認為,農業是人民衣食和富國強兵的源泉,因而把農業稱為"本",把工商業稱為"末"。認為重農必須抑商和禁末,以保證農業部門的勞動力和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這些對鞏固封建制度起了積極作用,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消極作用日益增加。胡寄窗 《中國經濟思想史》下冊第五章三:“重本抑末口號自 戰國 后期以來已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其間雖也有思想家把本末概念作了新的解釋,認為農工商各有本末…可是,從未有人公開地否定過重本抑末觀點。”【重】:[zhòng]1.重量;分量:舉重。這條魚有幾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輕”相對):體積相等時,鐵比木頭重。工作很重。腳步很重。話說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勢很重。重傷。4.重要:重地。重任。5.重視:敬重。尊重。看重。器重。為人所重。重男輕女是錯誤的。6.不輕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復:重出。書買重了。2.重新;再:重逢。舊地重游。重寫一遍。3.層:云山萬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難。4.使重疊在一起;摞:把兩領席重在一起。5.姓。
【本】:1.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藥)。無本之木。2.事物的根源,與“末”相對:本末(頭尾;始終)。根本(根源;徹底;本質上)。3.草的莖,樹的干:草本植物。4.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體。5.原來:本來。本領。6.自己這方面的:本國。本身。本位。本分(fèn)。
【抑】:1.向下按;壓制:抑制。抑郁。壓抑。抑強扶弱。抑惡揚善。2.姓。3.表示選擇,相當于“或是”、“還是”:求之歟,抑與之歟?4.表示轉折,相當于“可是”、“但是”、“然而”:多則多矣,抑君似鼠。5.表示遞進,相當于“而且”: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末】:1.東西的梢;盡頭:末梢。秋毫之末。2.不是根本的、主要的事物(跟“本”相對):本末倒置。舍本逐末。3.最后;終了;末尾:春末。明末。末班車。上世紀末。4.末子:鋸末。茶葉末兒。把藥研成末兒。5.姓。6.戲曲角色行當,扮演中年男子,京劇歸入老生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