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僧祇劫的讀音 阿僧祇劫的意思
阿僧祇劫 阿僧祇劫是一個佛教用語,意思是無數極長之時節,出自晉朝法顯的 《佛國記》。
- 阿
- 僧
- 祇
- 劫
“阿僧祇劫”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ā sēng qí jié]
- 漢字注音:
- ㄚ ㄙㄥ ㄑㄧˊ ㄐㄧㄝ 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阿僧祇劫”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佛教語。謂無數極長之時節。
網絡解釋
阿僧祇劫
阿僧祇劫是一個佛教用語,意思是無數極長之時節,出自晉朝法顯的 《佛國記》。
“阿僧祇劫”的單字解釋
【阿】:[ā]1.用在排行、小名或姓的前面,有親昵的意味:阿大。阿寶。阿唐。2.用在某些親屬名稱的前面:阿婆。阿爹。阿哥。[ē]1.迎合;偏袒:阿附。阿諛。剛直不阿。阿其所好。2.大的丘陵:崇阿。3.彎曲的地方:山阿。4.指山東東阿:阿膠。5.姓。
【僧】:1.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和尚:僧人。僧衣。[僧伽之省,梵sa?gha]2.姓。
【祇】:[qí]1.地神。說文解字:“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如:“神祇”。2.安心。《詩經?小雅?何人斯》:“壹者之來,俾我祇也。”鄭玄?箋:“一者之來見我,我則知之,是使我心安也。”3.大。《易經?繫辭下》:“不遠復,無祇悔。”[zhǐ]正、恰、只。《詩經?小雅?何人斯》:“胡逝我梁,祇攪我心。”三國?魏?曹丕《煌煌京洛行》:“多言寡誠,祇令事敗。”
【劫】:1.威逼;脅迫:劫持。2.災難:浩劫。遭劫。劫后余生。[劫波之省,梵kalpa]
“阿僧祇劫”的相關詞語
* 阿僧祇劫的讀音是:ā sēng qí jié,阿僧祇劫的意思:阿僧祇劫 阿僧祇劫是一個佛教用語,意思是無數極長之時節,出自晉朝法顯的 《佛國記》。
基本解釋
1.佛教語。謂無數極長之時節。阿僧祇劫
阿僧祇劫是一個佛教用語,意思是無數極長之時節,出自晉朝法顯的 《佛國記》。【阿】:[ā]1.用在排行、小名或姓的前面,有親昵的意味:阿大。阿寶。阿唐。2.用在某些親屬名稱的前面:阿婆。阿爹。阿哥。[ē]1.迎合;偏袒:阿附。阿諛。剛直不阿。阿其所好。2.大的丘陵:崇阿。3.彎曲的地方:山阿。4.指山東東阿:阿膠。5.姓。
【僧】:1.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和尚:僧人。僧衣。[僧伽之省,梵sa?gha]2.姓。
【祇】:[qí]1.地神。說文解字:“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如:“神祇”。2.安心。《詩經?小雅?何人斯》:“壹者之來,俾我祇也。”鄭玄?箋:“一者之來見我,我則知之,是使我心安也。”3.大。《易經?繫辭下》:“不遠復,無祇悔。”[zhǐ]正、恰、只。《詩經?小雅?何人斯》:“胡逝我梁,祇攪我心。”三國?魏?曹丕《煌煌京洛行》:“多言寡誠,祇令事敗。”
【劫】:1.威逼;脅迫:劫持。2.災難:浩劫。遭劫。劫后余生。[劫波之省,梵kal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