陁怎么讀 陁的意思
“陁”字共有1個讀音:
[tuó]

漢字 | 陁 |
---|---|
讀音 |
|
注音 | ㄊㄨㄛˊ |
部首 | [阝] 雙耳刀 |
筆畫 | 總筆畫:7 部外:5 |
異體字 | 阤 陀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641 |
其它編碼 | 五筆:btbn 倉頡:nlopd 鄭碼:ymyi 四角:78212 |
筆順編碼 | 5231525 |
筆順筆畫 | フ丨ノ一フ丨フ |
筆順名稱 | 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 豎 撇 橫 橫折鉤 豎 豎彎鉤 |
陁字的意思
見〖盤陀〗(盤陁)。
陁字的基本解釋
陁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陁 tuó
〈形〉
陂陀。不平的樣子 [uneven]
文異豹飾,侍陂陁些。——《楚辭·招魂》
詞性變化
◎ 陁 tuó
〈動〉
背負。也作“馱” [carry on back]
漢明帝夢金人,而 摩騰竺法始以白馬陁經入中國。—— 宋· 趙彥衛《云麓漫鈔》
陁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陁【戌集中】【阜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5畫
《玉篇》俗陀字。《司馬相如·子虛賦》罷池陂阤。
又《集韻》丈爾切,音褫。本作阤。或作陊。詳阤字註。
又《集韻》演爾切,音迆。邪貌。或作阤。
又平聲,音移。《史記·司馬相如·子虛賦》登降陁靡。《註》音移糜。◎按漢書陁作阤,弋爾反。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阤【卷十四】【??部】
小崩也。從??也聲。丈爾切
說文解字注
(阤)小??也。大曰??。小曰阤。吳都賦曰。崩巒阤岑。此其義也。子虛賦曰。登降阤靡。上林賦曰。巖阤甗錡。皆謂欹傾也。後人多用陊爲之。古書或用褫爲之。從??。也聲。丈爾切。又弋爾切。古音在十七部。
陁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陁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