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足傳書的讀音 雁足傳書的意思
辭典解釋雁足傳書 yàn zú chuán shū 漢蘇武出使匈奴國而遭拘留于北海,相傳其托雁帶書信傳遞至朝廷。見《史記.卷五四.蘇建傳》。后比喻互相聯絡,音信不斷。 如:「他們雖然已多年未見面,但總會不定期的雁足傳書,互報平安。」近義詞魚雁不絕反義詞杳無音信
- 雁
- 足
- 傳
- 書
“雁足傳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àn zú chuán shū]
- 漢字注音:
- ㄧㄢˋ ㄗㄨˊ ㄔㄨㄢˊ ㄕㄨ
- 簡繁字形:
- 雁足傳書
- 是否常用:
- 否
“雁足傳書”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雁足傳書 yàn zú chuán shū ㄧㄢˋ ㄗㄨˊ ㄔㄨㄢˊ ㄕㄨ 漢蘇武出使匈奴國而遭拘留于北海,相傳其托雁帶書信傳遞至朝廷。見《史記.卷五四.蘇建傳》。后比喻互相聯絡,音信不斷。
如:「他們雖然已多年未見面,但總會不定期的雁足傳書,互報平安。」
近義詞
魚雁不絕反義詞
杳無音信
網絡解釋
“雁足傳書”的單字解釋
【雁】:鳥,外形略像鵝,頸和翼較長,足和尾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飛行。常見的有鴻雁、白額雁等。
【足】:1.腳;腿:足跡。足球。手舞足蹈。畫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狀像腿的支撐部分:鼎足。3.指足球運動:足壇。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為憑。微不足道。
【傳】:[chuán]1.有一方交給另一方;由上代交給下代:流傳.傳授:師傳、、n3.傳播:宣傳4.傳導:傳電5.表達:傳情6.發出命令叫人來:傳訊7.傳染:這種病傳人8.姓。[zhuàn]均同“傳”。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雁足傳書”的相關詞語
* 雁足傳書的讀音是:yàn zú chuán shū,雁足傳書的意思:辭典解釋雁足傳書 yàn zú chuán shū 漢蘇武出使匈奴國而遭拘留于北海,相傳其托雁帶書信傳遞至朝廷。見《史記.卷五四.蘇建傳》。后比喻互相聯絡,音信不斷。 如:「他們雖然已多年未見面,但總會不定期的雁足傳書,互報平安。」近義詞魚雁不絕反義詞杳無音信
辭典解釋
雁足傳書 yàn zú chuán shū ㄧㄢˋ ㄗㄨˊ ㄔㄨㄢˊ ㄕㄨ漢蘇武出使匈奴國而遭拘留于北海,相傳其托雁帶書信傳遞至朝廷。見《史記.卷五四.蘇建傳》。后比喻互相聯絡,音信不斷。
如:「他們雖然已多年未見面,但總會不定期的雁足傳書,互報平安。」
近義詞
魚雁不絕反義詞
杳無音信【雁】:鳥,外形略像鵝,頸和翼較長,足和尾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飛行。常見的有鴻雁、白額雁等。
【足】:1.腳;腿:足跡。足球。手舞足蹈。畫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狀像腿的支撐部分:鼎足。3.指足球運動:足壇。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為憑。微不足道。
【傳】:[chuán]1.有一方交給另一方;由上代交給下代:流傳.傳授:師傳、、n3.傳播:宣傳4.傳導:傳電5.表達:傳情6.發出命令叫人來:傳訊7.傳染:這種病傳人8.姓。[zhuàn]均同“傳”。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