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辭的讀音 面辭的意思
面辭 當面告辭 唐 劉禹錫 《蘇州謝上表》:“面辭之日,特許升殿。” 宋 蘇軾 《朝辭赴定州論事狀》:“祖宗之法,邊帥當上殿面辭。”《紅樓夢》第九一回:“ 薛蝌 見了這些人,遠遠的躲避,又不敢面辭,恐怕激出意外之變,只好藏在家中聽候轉詳。”《老殘游記》第十二回:“又恐住的地方, 柏樹峪 難走,覓不著,所以迎候在此面辭。”
- 面
- 辭
“面辭”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iàn cí]
- 漢字注音:
- ㄇㄧㄢˋ ㄘˊ
- 簡繁字形:
- 面辭
- 是否常用:
- 否
“面辭”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當面告辭。 辭典解釋
面辭 miàn cí ㄇㄧㄢˋ ㄘˊ 當面辭行。
《西游記.第一九回》:「上覆丈母,大姨,二姨并姨夫,姑舅諸親,我今日去做和尚了,不及面辭,休怪。」
網絡解釋
面辭
當面告辭
唐 劉禹錫 《蘇州謝上表》:“面辭之日,特許升殿。” 宋 蘇軾 《朝辭赴定州論事狀》:“祖宗之法,邊帥當上殿面辭。”《紅樓夢》第九一回:“ 薛蝌 見了這些人,遠遠的躲避,又不敢面辭,恐怕激出意外之變,只好藏在家中聽候轉詳。”《老殘游記》第十二回:“又恐住的地方, 柏樹峪 難走,覓不著,所以迎候在此面辭。”
“面辭”的單字解釋
【面】:1.頭的前部;臉:面孔。面帶微笑。2.向著;朝著:背山面水。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體的表面,有時特指某些物體的上部的一層:水面。地面。路面。圓桌面兒。面兒磨得很光。4.當面:面談。面洽。面交。5.東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層或紡織品的正面:鞋面兒。這塊布做里兒,那塊布做面兒。6.幾何學上指一條線移動所構成的圖形,有長有寬,沒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詞后綴: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鏡子。兩面旗子。b)用于會見的次數:見過一面。10.姓。11.糧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麥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藥面兒。胡椒面兒。13.面條:掛面。切面。湯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纖維少而柔軟:面倭瓜。煮的紅薯很面。這個瓜是脆的,那個瓜是面的。
【辭】:1.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學體裁。2.言語文詞:辭令。修辭。3.告別:辭行。4.不接受;請求離去:辭謝。辭職。5.解雇:辭退。他被老板辭了。6.躲避;推托:萬死不辭。不辭辛苦。
“面辭”的相關成語
“面辭”的相關詞語
* 面辭的讀音是:miàn cí,面辭的意思:面辭 當面告辭 唐 劉禹錫 《蘇州謝上表》:“面辭之日,特許升殿。” 宋 蘇軾 《朝辭赴定州論事狀》:“祖宗之法,邊帥當上殿面辭。”《紅樓夢》第九一回:“ 薛蝌 見了這些人,遠遠的躲避,又不敢面辭,恐怕激出意外之變,只好藏在家中聽候轉詳。”《老殘游記》第十二回:“又恐住的地方, 柏樹峪 難走,覓不著,所以迎候在此面辭。”
基本解釋
當面告辭。辭典解釋
面辭 miàn cí ㄇㄧㄢˋ ㄘˊ當面辭行。
《西游記.第一九回》:「上覆丈母,大姨,二姨并姨夫,姑舅諸親,我今日去做和尚了,不及面辭,休怪。」
面辭
當面告辭唐 劉禹錫 《蘇州謝上表》:“面辭之日,特許升殿。” 宋 蘇軾 《朝辭赴定州論事狀》:“祖宗之法,邊帥當上殿面辭。”《紅樓夢》第九一回:“ 薛蝌 見了這些人,遠遠的躲避,又不敢面辭,恐怕激出意外之變,只好藏在家中聽候轉詳。”《老殘游記》第十二回:“又恐住的地方, 柏樹峪 難走,覓不著,所以迎候在此面辭。”
【面】:1.頭的前部;臉:面孔。面帶微笑。2.向著;朝著:背山面水。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體的表面,有時特指某些物體的上部的一層:水面。地面。路面。圓桌面兒。面兒磨得很光。4.當面:面談。面洽。面交。5.東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層或紡織品的正面:鞋面兒。這塊布做里兒,那塊布做面兒。6.幾何學上指一條線移動所構成的圖形,有長有寬,沒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詞后綴: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鏡子。兩面旗子。b)用于會見的次數:見過一面。10.姓。11.糧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麥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藥面兒。胡椒面兒。13.面條:掛面。切面。湯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纖維少而柔軟:面倭瓜。煮的紅薯很面。這個瓜是脆的,那個瓜是面的。
【辭】:1.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學體裁。2.言語文詞:辭令。修辭。3.告別:辭行。4.不接受;請求離去:辭謝。辭職。5.解雇:辭退。他被老板辭了。6.躲避;推托:萬死不辭。不辭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