鞶帨的讀音 鞶帨的意思
鞶帨 鞶帨 (1).腰帶和佩巾。 漢 揚雄 《法言·寡見》:“今之學也,非獨為之華藻也,又從而繡其鞶帨,惡在《老》不《老》也。” 李軌 注:“鞶,大帶;帨,佩巾也。衣有華藻文繡,書有經傳訓解也。文繡之衣,分明易察;訓解之書,灼然易曉。” 清 周亮工 《朱靜一詩序》:“蓋皆先生舊日塞上噢咻諸健士,或有為先生持鞶帨者。” (2).古代婦女用的小囊和毛巾。 唐 韓愈 《吊武侍御所畫佛文》:“御史 武君 當年喪其配,歛其遺服櫛珥鞶帨于篋。月旦、十五日,則一出而陳之。” 清 龔自珍 《闕里孫孺人墓志銘》:“若夫才藝之美,能刻繆篆施金石,以及鞶帨黹紩之事,絲竹音律之具,靡不通妙焉。”
- 鞶
- 帨
“鞶帨”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pán shuì]
- 漢字注音:
- ㄆㄢˊ ㄕㄨㄟ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鞶帨”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腰帶和佩巾。 2.古代婦女用的小囊和毛巾。 3.比喻雕飾華麗的辭采。 辭典解釋
鞶帨 pán shuì ㄆㄢˊ ㄕㄨㄟˋ 大帶與佩巾。
漢.揚雄《法言.寡言》:「今之學也,非獨為之華藻也,又從而繡其鞶帨。」
網絡解釋
鞶帨
鞶帨
(1).腰帶和佩巾。 漢 揚雄 《法言·寡見》:“今之學也,非獨為之華藻也,又從而繡其鞶帨,惡在《老》不《老》也。” 李軌 注:“鞶,大帶;帨,佩巾也。衣有華藻文繡,書有經傳訓解也。文繡之衣,分明易察;訓解之書,灼然易曉。” 清 周亮工 《朱靜一詩序》:“蓋皆先生舊日塞上噢咻諸健士,或有為先生持鞶帨者。”
(2).古代婦女用的小囊和毛巾。 唐 韓愈 《吊武侍御所畫佛文》:“御史 武君 當年喪其配,歛其遺服櫛珥鞶帨于篋。月旦、十五日,則一出而陳之。” 清 龔自珍 《闕里孫孺人墓志銘》:“若夫才藝之美,能刻繆篆施金石,以及鞶帨黹紩之事,絲竹音律之具,靡不通妙焉。”
“鞶帨”的單字解釋
“鞶帨”的相關詞語
* 鞶帨的讀音是:pán shuì,鞶帨的意思:鞶帨 鞶帨 (1).腰帶和佩巾。 漢 揚雄 《法言·寡見》:“今之學也,非獨為之華藻也,又從而繡其鞶帨,惡在《老》不《老》也。” 李軌 注:“鞶,大帶;帨,佩巾也。衣有華藻文繡,書有經傳訓解也。文繡之衣,分明易察;訓解之書,灼然易曉。” 清 周亮工 《朱靜一詩序》:“蓋皆先生舊日塞上噢咻諸健士,或有為先生持鞶帨者。” (2).古代婦女用的小囊和毛巾。 唐 韓愈 《吊武侍御所畫佛文》:“御史 武君 當年喪其配,歛其遺服櫛珥鞶帨于篋。月旦、十五日,則一出而陳之。” 清 龔自珍 《闕里孫孺人墓志銘》:“若夫才藝之美,能刻繆篆施金石,以及鞶帨黹紩之事,絲竹音律之具,靡不通妙焉。”
基本解釋
1.腰帶和佩巾。 2.古代婦女用的小囊和毛巾。 3.比喻雕飾華麗的辭采。辭典解釋
鞶帨 pán shuì ㄆㄢˊ ㄕㄨㄟˋ大帶與佩巾。
漢.揚雄《法言.寡言》:「今之學也,非獨為之華藻也,又從而繡其鞶帨。」
鞶帨
鞶帨(1).腰帶和佩巾。 漢 揚雄 《法言·寡見》:“今之學也,非獨為之華藻也,又從而繡其鞶帨,惡在《老》不《老》也。” 李軌 注:“鞶,大帶;帨,佩巾也。衣有華藻文繡,書有經傳訓解也。文繡之衣,分明易察;訓解之書,灼然易曉。” 清 周亮工 《朱靜一詩序》:“蓋皆先生舊日塞上噢咻諸健士,或有為先生持鞶帨者。”
(2).古代婦女用的小囊和毛巾。 唐 韓愈 《吊武侍御所畫佛文》:“御史 武君 當年喪其配,歛其遺服櫛珥鞶帨于篋。月旦、十五日,則一出而陳之。” 清 龔自珍 《闕里孫孺人墓志銘》:“若夫才藝之美,能刻繆篆施金石,以及鞶帨黹紩之事,絲竹音律之具,靡不通妙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