鞶字組詞 鞶的詞語
鞶字的常見組詞有:鞶組、鞶厲、鞶纓、鉤鞶、鞶帶、鞶鑒、鞶繡、鞶鑑、衿鞶、帨鞶、鞶裂、鞶繡、鞶章、鞶纓、鞶厲、鞶組、鞶鑒、鞶帨、鞶囊、鞶帶、鉤鞶,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鞶字的意思
pán 1.古代佩玉的皮帶。2.系在鞶帶上盛物的小囊。
含有鞶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鞶組 | 精美的帶子。 |
鞶厲 | 束腰的革帶及其下垂部分。后亦泛指束腰的大帶。語本《左傳.桓公二年》:"鞶﹑厲﹑游﹑纓﹐昭其數也。"杜預注:"鞶﹐紳帶也;一名大帶。厲﹐大帶之垂者。"漢張衡《東京賦》:"火龍黼黻﹐藻繂鞶厲。"晉陸機《吳王郎中時從梁陳作》詩:"輕劍拂鞶厲﹐長纓麗且鮮。"一說鞶為小囊﹐裂帛為之飾。厲﹑裂﹐古通﹐義同。參見"鞶裂"。 |
鞶纓 | 古代天子諸侯或顯貴者挽馬的帶飾。 |
鉤鞶 | 一種束腰帶。 |
鞶帶 | 皮制的大帶,為古代官員的服飾。 辭典解釋鞶帶 pán dài ㄆㄢˊ ㄉㄞˋ 古代男子所系的腰帶,因以皮革制成,故稱為「鞶帶」。 |
鞶鑒 | 1.古代用銅鏡作裝飾的革帶。 2.引申為明顯。 辭典解釋鞶鑒 pán jiàn ㄆㄢˊ ㄐㄧㄢˋ 皮帶上裝飾的鏡子。引申為清楚、明顯。《左傳.莊公二十一年》:「鄭伯之享王也,王以后之鞶鑒予之。」晉.杜預.注:「后,王后也。鞶帶而以鑒為飾也。」也作「鞶鑒」。 |
鞶繡 | 漢揚雄《法言.寡見》:"今之學也,非獨為之華藻也,又從而繡其鞶帨。"后以"鞶繡"形容事物絢麗﹑華美。 |
鞶鑑 | 1.古代用銅鏡作裝飾的革帶。 2.引申為明顯。 辭典解釋鞶鑒 pán jiàn ㄆㄢˊ ㄐㄧㄢˋ 皮帶上裝飾的鏡子。引申為清楚、明顯。《左傳.莊公二十一年》:「鄭伯之享王也,王以后之鞶鑒予之。」晉.杜預.注:「后,王后也。鞶帶而以鑒為飾也。」也作「鞶鑒」。 |
衿鞶 | 古代男女系于衣帶上用于佩飾的小囊。《儀禮.士昏禮》:"庶母及門內施鞶,申之以父母之命,命之曰:敬恭聽宗爾父母之言,夙夜無愆,視之衿鞶。"鄭玄注:"鞶,鞶囊也。男鞶革,女鞶絲,所以盛帨巾之屬,為謹敬。"后以"衿鞶"用作敬奉公婆的典實。 |
帨鞶 | 佩巾與鞶帶。 |
鞶裂 | 鞶囊的邊飾。 |
鞶繡 | 漢揚雄《法言.寡見》:"今之學也,非獨為之華藻也,又從而繡其鞶帨。"后以"鞶繡"形容事物絢麗﹑華美。 |
鞶章 | 繁縟華麗的辭章。 |
鞶纓 | 古代天子諸侯或顯貴者挽馬的帶飾。 |
鞶厲 | 束腰的革帶及其下垂部分。后亦泛指束腰的大帶。語本《左傳.桓公二年》:"鞶﹑厲﹑游﹑纓﹐昭其數也。"杜預注:"鞶﹐紳帶也;一名大帶。厲﹐大帶之垂者。"漢張衡《東京賦》:"火龍黼黻﹐藻繂鞶厲。"晉陸機《吳王郎中時從梁陳作》詩:"輕劍拂鞶厲﹐長纓麗且鮮。"一說鞶為小囊﹐裂帛為之飾。厲﹑裂﹐古通﹐義同。參見"鞶裂"。 |
鞶組 | 精美的帶子。 |
鞶鑒 | 1.古代用銅鏡作裝飾的革帶。 2.引申為明顯。 辭典解釋鞶鑒 pán jiàn ㄆㄢˊ ㄐㄧㄢˋ 皮帶上裝飾的鏡子。引申為清楚、明顯。《左傳.莊公二十一年》:「鄭伯之享王也,王以后之鞶鑒予之。」晉.杜預.注:「后,王后也。鞶帶而以鑒為飾也。」也作「鞶鑒」。 |
鞶帨 | 1.腰帶和佩巾。 2.古代婦女用的小囊和毛巾。 3.比喻雕飾華麗的辭采。 辭典解釋鞶帨 pán shuì ㄆㄢˊ ㄕㄨㄟˋ 大帶與佩巾。 漢.揚雄《法言.寡言》:「今之學也,非獨為之華藻也,又從而繡其鞶帨。」 |
鞶囊 | 1.革制的囊。古人用以盛手巾細物。 2.革制的囊。古代職官用以盛印綬。北魏后,以其不同繡飾表示官階。 |
鞶帶 | 皮制的大帶,為古代官員的服飾。 辭典解釋鞶帶 pán dài ㄆㄢˊ ㄉㄞˋ 古代男子所系的腰帶,因以皮革制成,故稱為「鞶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