鶡怎么讀 鶡的意思
“鶡”字共有2個讀音:
[hé]
[jiè]

漢字 | 鶡 |
---|---|
讀音 |
|
注音 | ㄏㄜˊ|ㄐㄧㄝˋ |
部首 | [鳥] 鳥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20 部外:9 |
異體字 | ? 鹖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鹖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DA1 |
其它編碼 | 五筆:jqwo 倉頡:avhaf 鄭碼:krrz 四角:67727 |
筆順編碼 | 25113534532511154444 |
筆順筆畫 | 丨フ一一ノフノ丶フノ丨フ一一一フ丶丶丶丶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橫 橫 撇 橫折鉤 撇 點 豎折/豎彎 撇 豎 橫折 橫 橫 橫 橫折鉤 點 點 點 點 |
鶡字的意思
[hé]
1.鳥名。即鶡雞。
2.鶡之尾羽。
3.指鶡冠。
[jiè]鳥名。
鶡字的基本解釋
其它字義
● 鶡
jiè ㄐㄧㄝˋ
◎ 均同“鹖”。
英語 crossbill, species of nightingale
德語 Kreuzschn?bel
法語 bec-croisé,faisan à longue queue
鶡字的詳細解釋
鶡字的辭典解釋
鹖ㄏㄜˊhé名
動物名。鳥綱雞形目。似雞而大,體青色,有毛角,性勇健。
康熙字典解釋
鶡【亥集中】【鳥部】 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胡割切《廣韻》《韻會》《正韻》何葛切,??音曷。鳥名。《說文》鳥似雉,出上黨。《正字通》色黃黑而褐首,有毛角,有冠,性愛儕黨,有被侵者,直往赴鬭,雖死不置。《禽經》鶡,毅鳥也。李時珍曰:其羽色黑黃而褐,故曰鶡。靑黑色者曰?,性耿介也。
又鶡旦,夜鳴求旦之鳥也。《禮·月令》鶡旦不鳴。《坊記》作盍旦。詳見鳱?二字註。
又鶡冠,趙武靈王製,以表武士。《後漢·輿服志》虎賁皆鶡冠。《顏師古註》鳥出上黨,以其鬭死不止,故用其尾飾武臣首。
又隱士鶡冠,亦取勇退義。《前漢·藝文志》有鶡冠子一篇。
又《韻會》《正韻》??敷文切,音芬。與鳻通。《前漢·黃霸傳》鶡雀飛集丞相府。《顏師古註》此鶡字音芬,與鳻通,鳻雀大而色靑,出羌中。蘇林音曷,非。詳前鳻字註。
又《類篇》曷各切,同鶴。或作鶡。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鶡【卷四】【鳥部】
似雉,出上黨。從鳥曷聲。胡割切
說文解字注
(鶡)佀雉。出上黨。後書輿服志。虎賁、羽林皆鶡冠。鶡者、勇雉也。其鬬對一死乃止。故趙武靈王以表武士。加雙鶡尾。豎左右爲鶡冠。徐廣曰。鶡似黑雉。出於上黨。從鳥。曷聲。胡割切。十五部。
鶡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鶡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