黷怎么讀 黷的意思

漢字 | 黷 |
---|---|
讀音 |
|
注音 | ㄉㄨˊ |
部首 | [黑] 黑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27 部外:15 |
異體字 | 讟 黷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黷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EF7 |
其它編碼 | 五筆:lfom 倉頡:wfgwc 鄭碼:lkll 四角:64386 |
筆順編碼 | 254312114444121252212511134 |
筆順筆畫 | 丨フ丶ノ一丨一一丶丶丶丶一丨一丨フ丨丨一丨フ一一一ノ丶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點 撇 橫 豎 橫 提 點 點 點 點 橫 豎 橫 豎 橫折 豎 豎 橫 豎 橫折 橫 橫 橫 撇 點 |
黷字的意思
同“黷”。
黷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黷
dú ㄉㄨˊ
◎ 同“黷”。
英語 to dishonor, defile, corrupt; soiled
法語 importuner par des instances réitérées,noircir,souiller,agir à la légère
黷字的詳細解釋
黷字的辭典解釋
污垢。南朝宋·傅亮〈潘尚書仆射表〉:「上增國垢,下招私黷。」
形污穢。《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乍回跡以心染,或先貞而后黷。」
動輕慢、不恭敬。《書經·說命》:「黷于祭祀。」《后漢書·卷五二·崔骃傳》:「進不黨以贊己,退不黷于庸人。」
貪求。《南史·卷四九·劉懷珍傳》:「及累為州郡,頗黷財賄。」唐·柳宗元〈封建論〉:「列侯驕盈,黷貨事戎。」
輕妄、濫用。如:「窮兵黷武」。唐·柳宗元〈駮復讎議〉:「誅其可旌,茲謂濫,黷刑甚矣。」
康熙字典解釋
黷【亥集下】【黑部】 康熙筆畫:27畫,部外筆畫:15畫
《唐韻》《集韻》徒谷切《韻會》《正韻》杜谷切,??音獨。《說文》握持垢也。《玉篇》數也,垢也,蒙也。《正韻》濁也,慁也。《書·說命》黷于祭祀,時謂弗欽。《前漢·枚臯傳》媟黷貴幸。《師古曰》黷。污濁也。
又《賈逵國語註》黷,媟也。《廣雅》狎也。
又《玉篇》黑也。《正字通》黝貌。《左思·吳都賦》林木爲之潤黷。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黷【卷十】【黑部】
握持垢也。從黑賣聲。《易》曰:“再三黷。”徒谷切
說文解字注
(黷)握持垢也。垢非可握持之物。而入於握持。是辱也。古凡言辱者皆卽黷。故鄭注昏禮曰。以白造緇曰辱。字書辱亦作?。從黑。??聲。徒谷切。三部。易曰。再三黷。蒙卦辭。古字多叚借通用。許所據易作黷。今易作瀆。崔憬曰。瀆古黷字也。玉裁按。鄭注云瀆、褻也。瀆褻、許女部作嬻媟。若依鄭義則黷爲叚借字。嬻爲正字也。黷訓握垢、故從黑。吳都賦。林木爲之潤黷。劉注曰。黷、黑茂皃。其引申之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