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龍蛇之章的讀音 龍蛇之章的意思

    龍蛇之章 詞語:龍蛇之章 拼音:long she zhi zhang 解釋:指賞賜不到而獨抱怨嘆。 出處:《史記·晉世家》:晉文公回國,賞賜跟從逃亡的人,介子推不言祿,祿亦不及,其“從者憐之,乃懸書宮門:‘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 參考:《古書典故辭典》第122頁1984年版。
    • lóng
    • shé
    • zhī
    • zhāng

    “龍蛇之章”的讀音

    拼音讀音
    [lóng shé zhī zhāng]
    漢字注音:
    ㄌㄨㄥˊ ㄕㄜˊ ㄓ ㄓㄤ
    簡繁字形:
    龍蛇之章
    是否常用:

    “龍蛇之章”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即龍蛇歌。亦作:龍蛇之詩

    辭典解釋

    龍蛇之章  lóng shé zhī zhāng  ㄌㄨㄥˊ ㄕㄜˊ ㄓ ㄓㄤ  

    春秋時代晉文公因故流亡他國,得以回國后,就賞賜先前跟著逃亡的人,但卻漏賞了介之推。介之推便以蛇暗喻,陳己之怨。見《史記.卷三九.晉世家》。后用以比喻賞賜不及而怨嘆。
    《后漢書.卷一九.耿弇傳.論曰》:「而蘇君恩不及嗣,恭亦終填牢戶。追誦龍蛇之章,以為嘆息。」

    網絡解釋

    龍蛇之章

    詞語:龍蛇之章
    拼音:long she zhi zhang
    解釋:指賞賜不到而獨抱怨嘆。
    出處:《史記·晉世家》:晉文公回國,賞賜跟從逃亡的人,介子推不言祿,祿亦不及,其“從者憐之,乃懸書宮門:‘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
    參考:《古書典故辭典》第122頁1984年版。

    “龍蛇之章”的單字解釋

    】:1.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身體長,有鱗,有角,有腳,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云降雨。2.封建時代用龍作為帝王的象征,也用來指帝王使用的東西:龍顏。龍廷。龍袍。龍床。3.形狀像龍的或裝有龍的圖案的:龍舟。龍燈。龍車。龍旗。4.古生物學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動物,如恐龍、翼手龍等。5.姓。
    】:[shé]爬行動物,身體圓而細長,有鱗,沒有四肢。種類很多,有的有毒。吃青蛙等小動物,大蛇也能吞食大的獸類。[yí]見“逶蛇”。
    】: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1.詩、文、歌曲的段落:第一章。樂章。2.章程;條目:黨章。招生簡章。3.條理:雜亂無章。4.圖章:印章。蓋章。5.佩戴在身上的標志:徽章。領章。6.古又同“嫜(zhāng)”。

    “龍蛇之章”的相關詞語

    * 龍蛇之章的讀音是:lóng shé zhī zhāng,龍蛇之章的意思:龍蛇之章 詞語:龍蛇之章 拼音:long she zhi zhang 解釋:指賞賜不到而獨抱怨嘆。 出處:《史記·晉世家》:晉文公回國,賞賜跟從逃亡的人,介子推不言祿,祿亦不及,其“從者憐之,乃懸書宮門:‘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 參考:《古書典故辭典》第122頁1984年版。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