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字組詞 朔的詞語
朔字的常見組詞有:撲朔迷離、朔方、朔風、朔日、朔望、陽朔、正朔、陽朔、朔漠、朔氣、朔月、撲朔、晦朔、撲朔迷離、方朔苦饑、東方朔餓、飽朔、頒朔、朔數、無朔、聽朔、節朔、東西南朔、東方朔餓、撲朔、迷離撲朔、東西南朔、窮源朔流、班朔、積朔,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朔字的意思
shuò 1.農歷每月初一。2.北:朔風。朔方。
含有朔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撲朔迷離 | 撲朔迷離 pūshuò-mílí 撲朔:猶言撲騰,亂動的意思。迷離:眼睛瞇起。《樂府詩集·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原指分辨不出雌雄。后用以形容事情錯綜復雜,不易識別辭典解釋撲朔迷離 pū shuò mí lí ㄆㄨ ㄕㄨㄛˋ ㄇㄧˊ ㄌㄧˊ 撲朔,雄兔腳毛蓬松。迷離,雌兔眼睛瞇縫。撲朔迷離指兔子奔跑時很難辨別雌雄。語本《樂府詩集.卷二五.橫吹曲辭五.古辭.木蘭詩二首之一》:「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后用來形容事物錯綜復雜,難以明了真相。也作「迷離撲朔」。 近義詞眼花繚亂 |
朔方 | 朔方 shuòfāng 北方北方申命和叔,宅朔方,曰 幽都。——《書·堯典》辭典解釋朔方 shuò fāng ㄕㄨㄛˋ ㄈㄤ 北方。 《書經.堯典》:「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 唐.裴铏《昆侖奴》:「某家本富,居在朔方。」 郡名。漢武帝驅逐匈奴,收復河南時所設。即今綏遠省河套附近。 |
朔風 | 朔風 shuòfēng 北風朔風厲嚴寒,陰氣下微霜。——三國 魏· 阮籍《詠懷》紙灰飛揚,朔風野大,阿兄歸矣,猶屢屢回頭望汝也。——清· 袁枚《祭妹文》辭典解釋朔風 shuò fēng ㄕㄨㄛˋ ㄈㄥ 北方吹來的寒風。 《文選.王正長.雜詩》:「朔風動秋草,邊馬有歸心。」 宋.陸游〈九月十六日夜夢駐軍河外遣使招降諸城覺而有作〉詩:「朔風卷地吹急雪,轉盼玉花深一丈。」 近義詞北風反義詞薰風 |
朔日 | 朔日 shuòrì 中國農歷每月初一辭典解釋朔日 shuò rì ㄕㄨㄛˋ ㄖˋ 陰歷每月初一日。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日辛卯。」 《文選.謝朓.齊敬皇后哀策文》:「惟永泰元年秋九月朔日,敬皇后梓宮啟自先塋,將祔于某陵。」 反義詞晦日,望日英語 first day of the lunar month法語 nouvelle Lune |
朔望 | 朔望 shuòwàng 農歷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即朔日和望日辭典解釋朔望 shuò wàng ㄕㄨㄛˋ ㄨㄤˋ 朔日和望日,陰歷初一與十五。 《文選.潘岳.悼亡詩三首之三》:「爾祭詎幾時,朔望忽復盡。」 《儒林外史.第四○回》:「百姓家男男女女,到朔望的日子,往這廟里來焚香、點燭、跪拜。」 朝謁之禮。 《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傳》:「其孝東宮,毋闕朔望。」 《大宋宣和遺事.元集》:「蔡京致仕,仍朝朔望。」 英語 the new moon, the first day of the lunar month德語 Syzygium (Pr?p, Arch)?法語 Syzygie |
陽朔 | 陽朔 Yángshuò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的轄縣。為著名風景區,有“陽朔山水甲桂林”之稱辭典解釋陽朔 yáng shuò ㄧㄤˊ ㄕㄨㄛˋ 縣名。位于廣西省桂林市東南,東接恭城,西北至桂林瀕漓水西岸,因縣北有陽朔山 而得名。縣境山水佳勝,世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之語。境內產米、麥、甘蔗等。 漢成帝的年號(西元前24~前21)?。 英語 Yangshuo county in Guilin 桂林 , Guangxi德語 Yangshuo (Ort in Guangxi)? (Eig, Geo)? |
正朔 | 正朔 zhēngshuò(1) ∶一年中的第一天,即農歷正月初一(2) ∶帝王新頒的歷法定正朔辭典解釋正朔 zhēng shuò ㄓㄥ ㄕㄨㄛˋ 農歷正月一日。 古代改朝換代時新立帝王頒行的新歷法,后亦泛指歷法。 《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漢興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內修法度,封禪,改正朔,易服色。」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士誠原沒有統一之志,只此局面已自滿足,也要休兵。因遂通款元朝,奉其正朔,封為王爵,各守封疆。」 英語 first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old)? calendar promulgated by the first emperor of a dynasty |
陽朔 | 陽朔 Yángshuò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的轄縣。為著名風景區,有“陽朔山水甲桂林”之稱辭典解釋陽朔 yáng shuò ㄧㄤˊ ㄕㄨㄛˋ 縣名。位于廣西省桂林市東南,東接恭城,西北至桂林瀕漓水西岸,因縣北有陽朔山 而得名。縣境山水佳勝,世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之語。境內產米、麥、甘蔗等。 漢成帝的年號(西元前24~前21)?。 |
朔漠 | 朔漠 shuòmò 原指北方沙漠地帶,有時也泛指北方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單于反其北庭,并領降眾。——《后漢書·袁安傳》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唐· 杜甫《詠懷古跡》諸越則桃李冬實,朔莫則桃李夏榮。——宋· 沈括《夢溪筆談》辭典解釋朔漠 shuò mò ㄕㄨㄛˋ ㄇㄛˋ 北方沙漠之地。 南朝宋.謝惠連〈雪賦〉:「于是河海生云,朔漠飛沙。」 唐.杜甫〈詠懷古跡〉詩五首之三:「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
朔氣 | 朔氣 shuòqì 寒氣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樂府詩集·木蘭詩》辭典解釋朔氣 shuò qì ㄕㄨㄛˋ ㄑㄧˋ 節氣。 《周禮.春官.大史》:「正歲年以序事,頒之于官府及都鄙」句下唐.賈公彥.疏:「節氣,一名朔氣。朔氣在晦,則后月閏;中氣在朔,則前月閏。」 北方的寒氣。 《樂府詩集.卷二五.橫吹曲辭五.古辭.木蘭詩二首之一》:「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唐.駱賓王〈夕次蒲類津〉詩:「晚風連朔氣,新月照邊秋。」 |
朔月 | 朔月 shuòyuè 月朔。舊歷每月初一辭典解釋朔月 shuò yuè ㄕㄨㄛˋ ㄩㄝˋ 月球和太陽的黃經相等時的月相。此時月亮在地球與太陽之間,其暗面正與地球相對,地球上看不見月光。 反義詞滿月,望月也稱為「新月」。英語 new moon, first day of the lunar month德語 der 10. Monat 法語 nouvelle Lune, premier jour du mois lunaire |
撲朔 | 撲朔 pūshuò 模糊不清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古樂府《木蘭詩》辭典解釋撲朔 pū shuò ㄆㄨ ㄕㄨㄛˋ 跳躍的樣子。 《樂府詩集.卷二五.橫吹曲辭五.古辭.木蘭詩二首之一》:「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
晦朔 | 晦朔 huìshuò(1) ∶晦:陰歷每月末的一天;朔:陰歷月初的一天。農歷月末至月初朝菌不知晦朔。——《莊子·逍遙游》(2) ∶農歷一個月辭典解釋晦朔 huì shuò ㄏㄨㄟˋ ㄕㄨㄛˋ 農歷每月的最后一日與第一日。 《續漢書志.第三.律歷志下》:「晦朔合離,斗建移辰,謂之月。」 早晚、旦夕。 《莊子.逍遙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
撲朔迷離 | 撲朔迷離 pūshuò-mílí 撲朔:猶言撲騰,亂動的意思。迷離:眼睛瞇起。《樂府詩集·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原指分辨不出雌雄。后用以形容事情錯綜復雜,不易識別辭典解釋撲朔迷離 pū shuò mí lí ㄆㄨ ㄕㄨㄛˋ ㄇㄧˊ ㄌㄧˊ 撲朔,雄兔腳毛蓬松。迷離,雌兔眼睛瞇縫。撲朔迷離指兔子奔跑時很難辨別雌雄。語本《樂府詩集.卷二五.橫吹曲辭五.古辭.木蘭詩二首之一》:「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后用來形容事物錯綜復雜,難以明了真相。也作「迷離撲朔」。 近義詞眼花繚亂英語 impossible to unravel, confusing德語 verwickelt; wirr; r?tselhaft; konfus 法語 impossible à démêler, confusion |
方朔苦饑 | 《漢書·東方朔傳》:“臣朔生亦言,死亦言。朱儒長三尺余,奉一囊粟,錢二百四十。臣朔長九尺余,亦奉一囊粟,錢二百四十。朱儒飽欲死,臣朔饑欲死。”亦作:方朔饑 |
東方朔餓 | 同“東方饑 ”。參見:東方米 |
飽朔 | 謂飽餐朔食。朔食,古代帝王﹑貴族于每月初一食物較平日豐盛,故稱。 |
頒朔 | 古代帝王于每年季冬把來年的歷日布告天下諸侯,謂之"頒朔"。語本《周禮.春官.大史》:"頒告朔于邦國。"鄭玄注:"天子頒朔于諸侯﹐諸侯藏之祖廟。" |
朔數 | 從第一年正月初一到第二年正月初一。 |
無朔 | 《春秋》記載日蝕時間,有的只書日(干支)而不書朔,稱為"無朔"。 |
分類查看組詞
朔字組詞(2個字)
朔方
朔風
朔日
朔望
陽朔
正朔
陽朔
朔漠
朔氣
朔月
撲朔
晦朔
飽朔
頒朔
朔數
無朔
聽朔
節朔
撲朔
班朔
積朔
視朔
東朔
賀朔
朔氣
皋朔
朔邊
請朔
龍朔
聲朔
窮朔
朔風
定朔
邊朔
稟朔
朔雲
積朔
聽朔
移朔
累朔
旬朔
賀朔
告朔
朔門
朝朔
秋朔
氣朔
朔飆
朔塗
朔黨
褒朔
望朔
東朔
中朔
卓朔
月朔
元朔
楊朔
玄朔
新朔
弦朔
無朔
朔法
朔鄙
朔管
朔涂
朔食
朔塞
朔數
朔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