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字組詞 鑼的詞語
鑼字的常見組詞有:當面鑼、鳴鑼開道、雲鑼、順風鑼、當面鼓對面鑼、鐋鑼、鐁鑼、擺雲鑼兒、篩鑼、馬聽鑼聲轉、對面鑼、開鑼、鑼經、鈔鑼、銅鑼燒、鋩鑼、鑼鼓經、錫盪鑼、傳鑼、九雲鑼、九音鑼、鳴鑼、廝鑼、鋪兵鑼、銅鑼、鑼鼓點兒、鑼鍋子、鑼鍋、小鑼、頭鑼,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鑼字的意思
luó 一種樂器,銅制,像盤,用槌子敲打出來:鑼鼓經(戲曲打擊樂各種譜式的泛稱)。鑼鼓喧天。緊鑼密鼓。
含有鑼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當面鑼 | |
鳴鑼開道 | 鳴鑼開道 míngluó-kāidào 舊時官吏外出時,轎子前面的隨從敲鑼叫行人讓路,稱為鳴鑼開道。現在則比喻為某種事物的出現創造條件,疏通渠道 辭典解釋鳴鑼開道 míng luó kāi dào ㄇㄧㄥˊ ㄌㄨㄛˊ ㄎㄞ ㄉㄠˋ 古時官吏出行,轎前有人敲鑼清道。 《文明小史.第一回》:「三人會齊,立刻鳴鑼開道,齊奔西門外高升店而來。」 英語 to beat the gong to clear the way, (fig.)? to pave the way for sth |
雲鑼 | 云鑼 yúnluó 打擊樂器,用十個小鑼編排而成,第一排一個,以下三排各三個,裝置在小木架上。各個鑼的大小相同而厚薄不同,所以發出的聲音不同。最上面的一個不常用,因此也叫九音鑼。現在云鑼有所發展,已不止十個辭典解釋云鑼 yún luó ㄩㄣˊ ㄌㄨㄛˊ 樂器名。屬打擊樂器,由若干個大小相同,厚薄、音高不同的銅制小鑼,按聲音高低列置于一木架上,每一小鑼用三條細繩懸空系架子的木框中,每架鑼數不等,通常為十個。演奏時,左手持木架下端的柄,右手用小槌擊奏。多用于民族樂隊的合奏中。 也稱為「九音鑼」。 |
順風鑼 | 辭典解釋順風鑼 shùn fēng luó ㄕㄨㄣˋ ㄈㄥ ㄌㄨㄛˊ 比喻順著情勢發展,幫腔說話。 |
當面鼓對面鑼 | 1.見"當面鑼對面鼓"。 |
鐋鑼 | 鐋鑼 tāngluó 小銅鑼辭典解釋鐋鑼 tāng luó ㄊㄤ ㄌㄨㄛˊ 一種銅制的小鑼,演奏時以木片敲擊。 《清史稿.卷一○一.樂志八》:「鐋,笵銅為之,面徑二寸七分,口徑三寸一分五厘,深六分。穿孔貫紃,擊以木片。」 |
鐁鑼 | ?鑼。一種銅制的盥洗用具。 |
擺雲鑼兒 | 辭典解釋擺云鑼兒 bǎi yún luór ㄅㄞˇ ㄩㄣˊ ㄌㄨㄛˊㄦ 云鑼,一種打擊樂器,按聲音高低排列在木架上,每架鑼數不等。擺云鑼兒指像云鑼排列在架上那樣,把東西羅列得滿地。 如:「誰又在屋子里擺云鑼兒?」 |
篩鑼 | 1.鑼的一種。也稱?鑼。 2.敲鑼。 辭典解釋篩鑼 shāi luó ㄕㄞ ㄌㄨㄛˊ 敲鑼。 元.杜仁杰〈耍孩兒.風調雨順套.五煞〉:「又不是迎神賽社,不住的擂鼓篩鑼。」 《西游記.第二八回》:「教他跳圈做戲,翻觔斗,豎蜻蜓,當街上篩鑼擂鼓,無所不為的頑耍。」 |
馬聽鑼聲轉 | 辭典解釋馬聽鑼聲轉 mǎ tīng luó shēng zhuǎn ㄇㄚˇ ㄊㄧㄥ ㄌㄨㄛˊ ㄕㄥ ㄓㄨㄢˇ 馬戲中馬隨鑼聲而轉動。比喻奴仆照主人的意思行事。 《醒世姻緣傳.第九五回》:「馬聽鑼聲轉的,見寄姐合他相好,也都沒人敢欺侮了他。」 |
對面鑼 | |
開鑼 | 開鑼 kāiluó 戲曲開始時先敲的急鑼,表示準備開演辭典解釋開鑼 kāi luó ㄎㄞ ㄌㄨㄛˊ 戲開演前所敲打的一陣鑼鼓,表示即將開始演出,以吸引民眾前來觀賞。 《文明小史.第五○回》:「此時光景還沒開鑼,坐頭上只坐了兩排人。」 為事情的開始。 如:「藝術季已經開鑼了,美術館安排了一系列精彩的演講。」英語 to beat the gong to open a performance |
鑼經 | “鑼鼓經”的簡稱。戲曲打擊樂的譜式。戲曲演出組合運用各種打擊樂器(鼓、鑼、鈸、板等),配合唱念、表演、舞蹈、武打等,以增強演唱的節奏感和動作的準確性。不同音響節奏、組合結構,形成不同套數,如京劇的[急急風]、[四擊頭]等。現行記譜方法一般用代字表示各種樂器的音響,如“大”表示鼓,“倉”表示大鑼等。 |
鈔鑼 | 即?鑼。宋蘇軾有《就驛賜大遼賀興龍節使副鈔鑼等口宣》﹑《賜大遼賀正旦人使銀沙鑼唾盂子錦被等口宣》。參見"?鑼"。 |
銅鑼燒 | 辭典解釋銅鑼燒 tóng luó shāo ㄊㄨㄥˊ ㄌㄨㄛˊ ㄕㄠ 一種點心。用面粉加糖和香料做成銅鑼狀的小糕餅,中間夾上紅豆、奶油或冰淇淋等餡料,再把圓形的銅鑼燒對折,即可食用。 英語 dorayaki (a Japanese confection)? |
鋩鑼 | 我國云南少數民族的一種打擊樂器。 辭典解釋铓鑼 máng luó ㄇㄤˊ ㄌㄨㄛˊ 樂器名。一種云南、廣西等地民族的打擊樂器,用特制的響銅鑄成,面圓體厚,直徑二十至三十厘米。演奏時左手提鑼,右手執槌,音色渾厚洪亮。 |
鑼鼓經 | 戲曲打擊樂各種譜式的泛稱。記譜時一般用某些代表字表示各種樂器的音響﹐如"大"表示鼓﹐"倉"表示大鑼﹐"臺"表示小鑼﹐"七"表示鈸﹐"扎"表示板﹐"乙"是休止符等。 辭典解釋鑼鼓經 luó gǔ jīng ㄌㄨㄛˊ ㄍㄨˇ ㄐㄧㄥ 中國打擊樂音響的念法和讀譜法的統稱。依樂器的形制、音色和奏法的同異,用相應的方言狀聲字來模擬鑼鼓音響的節奏,表示單擊和合擊,以便口誦心記。 |
錫盪鑼 | 1.一種刑具。 |
傳鑼 | 打鑼通告或召集人眾。 |
九雲鑼 | 見“九音鑼 ”。 |